題方石居贈忍公用吳愧庵先生韻
方庭修竹綠如圍,琴榻書床識靜機。
紫朮夜舂供客飯,白云秋制入山衣。
落花徑曲呼童埽,斜日林空放鶴歸。
最喜遠公寬酒戒,虎溪乘月叩禪扉。
方庭修竹綠如圍,琴榻書床識靜機。
紫朮夜舂供客飯,白云秋制入山衣。
落花徑曲呼童埽,斜日林空放鶴歸。
最喜遠公寬酒戒,虎溪乘月叩禪扉。
方形庭院里修長的竹子像綠色的圍墻環繞,從琴榻和書床能領會到靜謐的禪機。夜里舂制紫術來招待客人吃飯,秋天用白云般的布料做進山的衣服。落花鋪滿彎曲的小徑,呼喚童子打掃,夕陽下樹林空寂,放鶴歸來。最高興的是遠公放寬了酒戒,趁著月色到虎溪去叩響禪房的門。
方庭:方形的庭院。
靜機:靜謐的禪機。
紫朮:一種草藥。
遠公:東晉高僧慧遠,這里借指忍公。
虎溪:在廬山東林寺前,這里代指寺廟所在之地。
禪扉:禪房的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拜訪忍公,對方石居清幽寧靜的環境和閑適的生活印象深刻,于是依照吳愧庵先生的韻腳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方石居的寧靜生活和與友人的情誼。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充滿禪意,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在描繪山居生活類詩歌中有一定特色。
霜信入譙樓,人間溽暑收。荒涼松菊徑,潦倒芰荷洲。銀漢誰家月,金風滿地秋。吟詩遇知己,毛穎凜霜矛。
玉兔新生乳鳳鳴,小仙攜瑟喚飛瓊。霓裳歌舞方重按,已道人間有此聲。
它時樽酒對春風,夜雨霏霏抵曉鐘。但說尋常往來地,豈知重到有丹楓。
衣裝紙襖并麻布。固亙初元素。風前月下撫心琴,并無些塵慮。□□云朋霞友常相聚。看飛烏走兔。玉中養就紫金丹,這些兒誰悟。
老淚縱橫憶舊京,夢中歧路欠分明。天涯自信甘流落,海內誰堪托死生。短策未容還故里,片帆只欲駕滄瀛。他年便作芙蓉主,慚愧當時石曼卿。城郭人民事事非,空馀塵土滿征衣。君猶有道堪流俗,我已無家不念歸。天地晦冥龍去遠,江湖寥落雁來稀。極知此后還相憶,愁見青山映夕暉。
安罷儲宮便又回,商山高臥白云堆。劉家大事雖能定,也墮留侯計出來。
鄉心違伏臘,宦跡歷關河。酥酪分鄰粥,弦匏擁醉歌。天清云路闊,春近雪花多。事業今如此,江邊一釣蓑。
天香幽艷應時開,豈作山鄉癘鬼媒。寄語土人休浪怪,正堪相對倒金杯。
荒雞乍動笛聲哀。星墮九天開。幾陣寒風,幾番冷壁,無語倚窗臺。可憐只此方寸地,起坐不堪徊。索索心情,茫茫歲月,緩緩成癡呆。
住是真仙宅,宗傳舊相家。絲綸驚歲月,樓閣俯煙霞。散局敲棋子,輕甌泛茗花。不知歸興懶,高樹集昏鴉。
窮愁莫問舊情懷,舊日窮愁尚有涯。此際悲君深似悟,浮生我亦是枯骸。
偶隨白云出,不掩白云扉。有客坐來久,山僧歸未歸。
縹緲秋山月半昏,漫澆絮酒酹精魂。襟懷霜凜朝綱肅,壇坫風流韻府尊。今日高官應有愧,昔時正氣蕩無存。便教泉下呼公起,也恐傷心淚暗吞。
太史溪頭十里間,朝陽峰下水涵天。青鞋不踏紅塵陌,夢斷僧窗又一年。
玉堂金馬少年身,云髻空妝別樣新。紅葉一枝簫一管,殷勤寄與鳳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