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而上還劍上
最愁浮漢沔,
晚泊向寒汀。
山夾天垂幕,
舟輕水建瓴。
家從云外望,
猿到夜分聽。
卻愛鄉園樹,
蒼茫到眼青。
最愁浮漢沔,
晚泊向寒汀。
山夾天垂幕,
舟輕水建瓴。
家從云外望,
猿到夜分聽。
卻愛鄉園樹,
蒼茫到眼青。
最令人愁悶的是在漢水上行船,傍晚時停泊在寒冷的水洲邊。兩岸青山夾峙,天空像垂下的帷幕;船兒輕快,水流如高屋建瓴般迅疾。家鄉在云外遙望,猿猴的叫聲到夜半仍清晰可聞。卻最喜愛故鄉的樹木,蒼茫中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青綠。
漢沔(miǎn):漢水與沔水,此處泛指漢水流域;
寒汀:寒冷的水中小洲;
建瓴(jiàn líng):高屋建瓴,形容水流從高處傾瀉而下,迅猛湍急;
夜分:夜半;
蒼茫:空闊遼遠、模糊不清的樣子。
此詩為作者送友人楊而上返回劍上(今江西一帶)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為秋季或冬季行船漢水之際。詩人因友人歸鄉之行觸發對自身漂泊與故鄉的感慨,故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全詩以送友歸鄉為背景,前半寫行船漢沔的蕭瑟之景與愁緒,后半轉向對故鄉的眷戀,景情交融,情感真摯。語言凝練而意象鮮明,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又凸顯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是一首情感細膩的送別思鄉之作。
扶桑誕初景,羽蓋凌晨霞。
倏歘造西域,嬉游金母家。
碧津湛洪源,灼爍敷荷花。
煌煌青琳宮,粲粲列玉華。
真氣溢絳府,自然思無邪。
俯矜區中士,夭濁良可嗟。
整駕辭五岳,排煙凌九霄。
紛然太虛中,羽斾更相招。
且盼蓬壺近,誰言昆閬遙。
悠悠竟安適,仰赴三天朝。
至人順通塞,委命固無疵。
吾觀太史公,可謂識道規。
留滯焉足憤,感懷殄生涯。
吾嘆龔夫子,秉義確不移。
晦跡一何晚,天年夭當時。
薰膏自銷鑠,楚老空余悲。
伯休抱遐心,隱括自為美。
賣藥不二價,有名反深恥。
安能受玄??,秉愿終素履。
逃遁從所尚,蕭蕭絕塵軌。
榮期信知止,帶索無所求。
外物非我尚,琴歌自優游。
三樂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居常以待終,嘯傲夫何憂。
荷??隱耕藝,晨門潛抱關。
道尊名可賤,理愜心彌閑。
混跡是非域,縱懷天地間。
同譏孔宣父,匿景杳不還。
門徑放莎垂,往來投刺稀。
有時開御札,特地掛朝衣。
岳信僧傳去,仙香鶴帶歸。
他年二南化,無復更衰微。
瓊臺劫萬仞,孤映大羅表。
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飛繞。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縹緲。
鸞鳳吹雅音,棲翔絳林標。
玉虛無晝夜,靈景何皎皎。
一覩太上京,方知眾天小。
廣成臥云岫,緬邈逾千齡。
軒轅來順風,問道修神形。
至言發玄理,告以從杳冥。
三光入無窮,寂默返太寧。
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
京房洞幽贊,神奧咸發揮。
如何嫉元惡,不悟禍所歸。
謀物暗謀己,誰言爾精微。
予招三清友,逈出九天上。
撓挑絕漠中,差池遙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無隱障。
鸞鳳有逸翮,泠然恣飄飏。
寥寥唯玄虛,至樂在神王。
吾嘉臺孝威,樂道隱巖穴。
吾尚管幼安,棲真養高節。
采藥聊自給,觀書任所悅。
風塵不可混,真素比松雪。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風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龍夜叉干闥眾,?塞虛空耳皆聳。
我聞念經功德緣,舌根可算金剛堅。
他時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紅蓮。
受持身心茍精潔,尚能使煩惱大海水枯竭。
魔王輪幢自摧折,何況更如理行如理說。
野哉漢陰叟,好古遂忘機。
抱甕誠亦勤,守樸全道微。
子貢初不達,聽言識其非。
已為風波人,怳惘失所依。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