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和昌谷韻
果然天外事,茫愡使人愁。
纖月不照地,流螢時上樓。
暗光零砌草,微響動簾鉤。
浪喜從兒女,桐風自報秋。
果然天外事,茫愡使人愁。
纖月不照地,流螢時上樓。
暗光零砌草,微響動簾鉤。
浪喜從兒女,桐風自報秋。
果然天上的事情,渺茫讓人發愁。纖細的月亮照不到地面,流動的螢火蟲不時飛上高樓。暗淡的光灑在臺階邊的草上,細微的聲響動了簾鉤。徒然歡喜于小兒女們的七夕活動,桐樹的秋風已報知秋天來臨。
茫愡:即“懵懂”,模糊不清、迷茫的樣子。
纖月:細月,如鉤之月。
零:灑下。
浪喜:空喜,徒喜。
桐風:梧桐葉被風吹動的聲音,常象征秋天來臨。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七夕是傳統節日,多與愛情等美好事物相關,詩人可能在七夕節看到小兒女們的歡樂,結合自身心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七夕之景抒發內心的愁緒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襯孤寂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天風爭順逆,人事有參差。昨我停舟處,知君得意時。
名門甲族,愛八磚花影,英英接武。奏賦明光攖上第,意氣崢嶸如虎。鸚武洲前,雁門山外,露冕經行處。秋風一霎,寄身仍近瓊宇。聞道暇日臨池,豪端巧妙,雅意規鐘傅。一自傭書藤紙貴,多少輦金窺戶。天際烏云,日中青李,點筆消殘暑。古金貞石,玉堂宣入仙譜。
紅白溪魚也可憐,夜涼沙靜枕流眠。澄潭百尺無機事,自古何人作釣船。
跫然何處客,可是似人音。山月以為燭,松風聊作琴。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禪深。為語群居者,應同此夜心。
幽居異前業,喜無塵俗喧。東風扇微和,忽此春事繁。游魚汎深沼,好鳥鳴檐端。布谷正及時,呼童理荒園。群動各有為,予生固多般。感之欲自見,對景已忘言。
自涉名途十二年,年年元日不同天。九重日馭三回侍,萬里星軺兩度旋。哀苦嘗勞烏借力,艱危僅脫虎垂涎。悠悠往事成春夢,謾把今春付醉眠。
精神自然,秋早春先。蟠胸丘壑,繞齒風煙。理無生而心傳阿祖,神不死而道出諸仙。蒼黃酢酬兮將軍齒鏃之日,黑白勝負兮樵子爛柯之年。
窮荒連月有恩綸,邊雨初晴塞草春。昨午北郊迎詔使,分明捧日兩黃人。
冉冉年華速,昏昏睡思濃。廢書心自愧,謝病客能容。雨急鐘微度,溪湍碓自舂。可憐燈下影,隨處伴衰慵。堅臥非由病,端居不是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飯炊稊米,宵行點豆?。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白首返吾鄉,功名罷激昂。掃除魔眷屬,砭熨病膏肓。老圃勤供菜,蠻童解炷香。黃昏那用問,且喜日舒長。粥罷重投枕,燈殘起讀書。閉門常自得,作計更誰如。箭茁白于玉,棕花長比魚。盤餐有此味,勿怪食無馀。游宦風波惡,還家日月長。厭煩思病忘,避俗欲陽狂。絕意功名會,收身翰墨場。著書吾豈敢,尚可述農桑。
盧家千里。釋奴龍子。
獺最黠,鼠更黠,知水情,識水脈。荷花不禁掐,稻花不禁捾。水澇子,水澇子,鴳濫堆隨江風起,自仗秋莎噆秋水。
一室偏幽寂,簾垂景晏如。門無俗士轍,架有素王書。草色光風際,蕓香過雨馀。工夫侔造化,動極復吾初。
時會良不偶,脫然遺簪纓。誤落黃虞后,何所求榮名。客至忘形骸,有酒還自傾。縱令頹然醉,結懷在太清。不為蟬翼重,寧為千鈞輕。
解鞍聊爾謝馳驅,千里王官奉使初。宿草尚懷曾駐蹕,豐泥如卻欲行車。山氓負耒春田散,鄰寺鳴鐘早飯馀。休舍片時還覓句,圣恩無地不寬舒。
青山約略有前期,猶聽驪歌亂客思。少折都門東去柳,霜條留待我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