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十首 其四
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蘆,戴袱巾,棕鞋布襪相廝稱。
修琴賣藥般般會,捉鬼拿妖件件能。
白云紅葉歸山徑,聞說道、懸巖結屋,卻教人、何處可尋?
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蘆,戴袱巾,棕鞋布襪相廝稱。
修琴賣藥般般會,捉鬼拿妖件件能。
白云紅葉歸山徑,聞說道、懸巖結屋,卻教人、何處可尋?
身穿水田衣的老道人,背著葫蘆,戴著袱巾,棕鞋布襪搭配得十分相稱。他琴藝精湛會修理琴,還會賣藥,捉鬼拿妖的本事也樣樣精通。他伴著白云紅葉走在歸山的小路上,聽說他在懸崖上結廬而居,卻讓人不知到哪里去尋找他。
水田衣:僧道所穿的袈裟,因用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形似水田,故名。
袱巾:頭巾。
相廝稱:相互搭配得很合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生活在一個社會較為動蕩、世俗紛擾較多的時期,看到社會上的種種亂象,從而向往一種超凡脫俗、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塑造了老道人這樣一個形象來寄托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凡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塑造了神秘的老道人形象,以景襯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大作,但生動展現了當時人們對逍遙生活的追求。
風雨欺人后,枝頭已自疏。
鳥啼因散去,花落是驚余。
沖雨知何許,流聲已瞥如。
不應紅顫雨,猶似暗沾裾。
青子疑彈雀,紅桃借網魚。
開元宮更遠,王母寄誰書。
朋輩凋疎重可傷,不堪歌哭獻文堂。
寶燈卜夜笙簫暖,芳檻移春錦繡香。
樂事可憐蕉夢短,哀辭忽引薤歌長。
忍看玉樹埋黃壤,淚濕東風酒一觴。
袞繡三朝樂盛時,湖山廊廟兩棲遲。
一聲鼙鼓乾坤沸,萬里煙塵草木悲。
隔葉黃鸝空??睆,定巢紫燕尚差池。
春風不管人間事,猶繞雕闌飏綠漪。
丘壑中間著幼輿,何如此地卜幽居。
棋聲夜靜客飲酒,花影晝閑兒讀書。
塵世覆蕉多得鹿,癡人緣木更求魚。
先生夢覺渾無事,一笑浮云指太虛。
杖藜竹外獨徘徊,嘆息人間幾劫灰。
燕頷素無難食肉,蟹螯才有便持杯。
世人枉是皆欲殺,明主何嘗肯棄才。
多謝諸公共推挽,公車時亦到蒿萊。
公車指日召嚴徐,友道從渠自耳余。
浮世功名蕉覆鹿,冷官滋味釜生魚。
百年荏苒醒還醉,一氣循環慘復舒。
歸去湖山多樂事,故人休枉絕交書。
一年看九九,十日見炎涼。
菊有霜前操,人無節后香。
就令無宿酒,也不似重陽。
一夜寒英老,多情舊雨黃。
帽如前度落,蝶更幾時忙。
我不知何夕,相收足晚涼。
灝氣泛兮虛寥,商籟發兮蕭騷。
策逍遙兮玉囿,駕言陟兮弁之椒。
石林林兮獻狀,浮空倒影兮清苕。
漭具區兮瀉碧,若杯水兮堂坳。
披素懷兮佩明月,??然嘯兮泠飆。
閱古今兮宇宙,一日非近兮千載非遙。
嗟湛輩兮堙滅其奚數,慨其感兮臨高。
水竹清兮秋晚,賦叢桂兮誰招。
數間破屋玉川家,紗帽籠頭自煮茶。
萬卷圖書三尺劍,半窗風雨一池蛙。
詩情寂寞腹無稿,老態浸尋眼有花。
鼎鼎百年成底事,醉鄉端的是生涯。
道喪圣復遠,奸偽紛亂真。
山林有逸士,但飲曹參醇。
寧著潛夫論,有死不美新。
豈不羨爵位,比肩羞董秦。
生為朝中英,死為泉下塵。
奄忽隨物化,營營徒爾勤。
不如寓之酒,日與糟丘親。
秋渠溜宿雨,園蔬含土津。
西郊澄霽景,柴車行可巾。
有客乃竟醉,不問何許人。
碧岫岧峣若畫圖,何年西竺到西湖。
猿聲帶月離仙國,鰲背移山入帝都。
松撼翠濤雙澗冷,桂飄金雨一亭孤。
卻疑舞鷲隨風去,欲把云關鎖得無。
雞鳴群動已憧憧,習靜工夫自笑慵。
風月一襟霜兩鬢,圖書萬卷酒千鐘。
維摩示病元非病,李廣難封不愿封。
世道隆污隨所適,我知老子本猶龍。
至人斥八極,獨與造物游。
大道無端倪,詎可以力求。
鵬摶翅垂天,不作醯雞謀。
清嘯發林麓,月落千山幽。
山林何所樂,所樂在琴書。
醉買中山酒,游乘下澤車。
結交忘鹿豕,分席混樵漁。
何必桃源路,方為隠者居。
舉目看來皆畫屏,只因闌檻接蒼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吳越兩山相對青。
云北云南何處沒,潮生潮落幾時停。
西偏不被斜陽礙,直見家山與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