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二
啼鶯喚起羅衾夢。柳絲無力春愁重。
曉枕困相思。憑春說與伊。
語深良夜促,燈穗飄紅粟。
回面淚偷彈。此情郎忍看。
啼鶯喚起羅衾夢。柳絲無力春愁重。
曉枕困相思。憑春說與伊。
語深良夜促,燈穗飄紅粟。
回面淚偷彈。此情郎忍看。
黃鶯啼叫喚醒了她在錦被中的美夢。柳絲柔弱,恰似她那濃重的春愁。清晨靠在枕上,仍困于相思之中,想憑借著這春光把心意說給心上人聽。深情傾訴時,良宵卻過得飛快,燈花如紅粟般飄落。她轉過臉偷偷落淚,這份深情,情郎怎忍心視而不見。
羅衾:絲綢被子。
憑春:憑借著春天的情境。
伊:她或他,這里指心上人。
燈穗:燈花。紅粟:形容燈花如紅色的粟米。
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描寫古代女子的相思之情。在古代,女子常因與心上人分離而飽受相思之苦,這首詞可能是詞人根據此類情景創作,反映了當時普遍的情感狀態。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的相思之苦。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多種意象和細節描寫展現女子的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以柔美的筆觸描繪愛情中的哀愁。
塵封簪笏厚,一拂自今年。屯擬經綸濟,憂當天下先。亭深風月上,書飽夜燈前。直到亨衢穩,披云見此天。
當時翠輦此經過,天馬玲瓏撼玉珂。宴罷湖山芳草合,歸來風雨落花多。子規夜半啼宮樹,翁仲春深帶女蘿。自古興亡多有此,不須惆悵問如何。
半篙春水一蓑煙,抱月懷中枕斗眠。說與時人休問我,英雄回首即神仙。
上人心猛利,一聞便知妙。中流心清凈,審思云甚要。下士鈍暗癡,頑皮最難裂。直待血淋頭,始知自摧滅。看取開眼賊,鬧市集人決。死尸棄如塵,此時向誰說。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段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
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囚廳。下為人所徑,土密不容釘。殷勤戒吏卒,插棘護中庭。繞砌忽墳裂,走鞭瘦竛竮。我常攜枕簟,來此蔭寒青。日暮不能去,臥聽窗風泠。
大醉云關后,歸來水竹居。由來百里路,難寄半行書。水落南山直,天空白日虛。思君慰幽獨,高誼莫相疏。
雁書寄意三秋過,龍劍藏靈兩地分。舊日交游思共醉,他鄉風物感離群。笛中夜落關山月,樓外天連海嶠云。老去相逢定悲愴,吳歌對酒不堪聞。
綠萼花低,紫綃人倦,長江東去愔愔。水國層波,無窮往事消沉。森松云母車窗路,捻薔薇、婀娜愁簪。試重尋、春草長堤,深淺紅心。霜華入塞今何世,怕歸來鴉鬢,不耐愁侵。染蕙成思,還君清淚沉吟。雙心待挽秋空證,早芙蓉、凄到如今。數云岑、不睡和衣,縹緲蘭襟。
藹藹天始晴,蒼蒼景將晚。江波日東流,游子何時返?
乾易以知險,履坦期同躋。誓彼不復過,一笑駟馬題。
多暇無所適,故來尋隱君。搴開壓屋樹,觸散擁門云。狀貌不妨古,言談何太文。令人重高趣,歸去每斜曛。
三槐公子蘭亭族,宅近青山帶林麓。剩栽仙桂入云高,中構層軒扁金粟。四面繁陰若環堵,光風何異清虛府。天香時傍石闌飄,老鶴常為素鸞舞。涼飆出樹秋滿身,金粟雨地鋪文茵。已知香色總虛幻,造化所致非由人。客來自把湘簾捲,香露滴衣覺寒淺。半世雖同蝶夢醒,一枝終占鰲頭選。醉向花前玩明月,月色天香兩奇絕。不識人間一點愁,前身恐是維摩詰。
說盡廬山勝處,寂然相對無言。東崦峰頭月出,依約如聞白猿。
樹樹桐花夾路開,思鄉還上粵王臺。裹鹽峒客投墟去,沽酒蠻姬泛艇來。市肆盡傳雞骨卜,垣墻多雜蠣房灰。送君解說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煙草軟十里,江云繞幾家。犬靈夜當戶,鷗懶曉眠沙。有緣尋道路,無處問根芽。兀兀推蓬坐,方壺有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