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東竺庵
行行水石間,曲徑入東竺。
輕風散朝嵐,可以縱遠目。
閑云墮粉白,古松凝黛綠。
盤山云三盤,其勢似未足。
眾水無心流,屈曲同赴谷。
遠翠若有情,霏微落春服。
桃源異人間,霄漢上樵牧。
僧徒疏禮數,野態儕麋鹿。
沙雞啄齋堂,松鼠穿佛屋。
一晌坐云山,三斗撲塵俗。
忽悟身世間,何曾有榮辱。
悠悠天地寬,吾心自局促。
昨日山下人,閑愁幾萬斛。
今日山中客,灑然脫羈束。
行行水石間,曲徑入東竺。
輕風散朝嵐,可以縱遠目。
閑云墮粉白,古松凝黛綠。
盤山云三盤,其勢似未足。
眾水無心流,屈曲同赴谷。
遠翠若有情,霏微落春服。
桃源異人間,霄漢上樵牧。
僧徒疏禮數,野態儕麋鹿。
沙雞啄齋堂,松鼠穿佛屋。
一晌坐云山,三斗撲塵俗。
忽悟身世間,何曾有榮辱。
悠悠天地寬,吾心自局促。
昨日山下人,閑愁幾萬斛。
今日山中客,灑然脫羈束。
我在山水石頭間漫步前行,沿著曲折小路進入東竺庵。輕柔的風驅散了早晨山間的霧氣,我可以盡情極目遠眺。悠閑的云朵潔白如粉飄落,古老的松樹凝聚著青黑色的翠綠。盤山繞了三盤,那山勢似乎還未盡興。眾多的水流無心地流淌,彎彎曲曲一同流向山谷。遠處的翠綠山巒好像有情意,紛紛揚揚灑落在我的春衣上。這里如同桃源與人間不同,仿佛能與天上的樵夫牧人相遇。僧人不講究繁文縟節,那自然的姿態如同麋鹿。沙雞在齋堂啄食,松鼠在佛屋中穿梭。我在云山坐了一會兒,便將塵世的俗氣驅散。忽然領悟到在這世間,哪里有什么榮辱之分。天地悠悠廣闊無邊,而我的心卻如此狹隘。昨天還是山下的人,有著無數的閑愁。今天成了山中的客人,灑脫地擺脫了束縛。
朝嵐:早晨山間的霧氣。
霏微:紛紛揚揚的樣子。
儕(chái):同類,這里作動詞,意為如同。
一晌:一會兒。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
灑然:灑脫的樣子。
羈束:束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塵世中經歷了一些紛擾,來到東竺庵游玩。庵中清幽的環境、僧人的自然姿態讓詩人感受到了與塵世不同的寧靜,從而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自然之景引發人生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五月南風涼,十月西風寒。自從發楊子,不見回長干。楚尾吳頭渺煙水,瀟湘洞庭幾千里。良人重利輕風波,黃金不多心未己。聽鵲喜,占燈花,年少未愁雙鬢華。
看竹何時徑出城,溪西亭上濯塵纓。青山入座真成畫,白鳥迎人似結盟。風外懶便紗帽側,雨前涼愛葛衣輕。頗聞地主能延客,飲力何如阮步兵。
輕舟疾于馬,蕩此修渚麋。但見山西行,不知舟東移。汀花疊相迎,欲折隔漣漪。亭亭思美人,泯泯忘世機。多情有白鳥,先后掠人飛。別后不見山,比昔山如長。林陰沒鳥影,巖聲答人響。蘚色青染足,藥花大如掌。蛇徑已盤百,石扉始開兩。獨笑睨層旻,古今一俯仰。幽厓不知日,濕氣晴猶重。苔列無文錢,隨陰貫寒洞。發嘯破玄靄,萬象爭迎送。磴危石欲舞,云走山如動。思招幽鳥下,驚飛戛新弄。
羸馬策新秋,清光自可游。殘霞依古木,野水艤孤舟。人跡新沙潤,蟬聲落日遒。征鞍何處息,沽酒便淹留。
往事西溪記昔賢,衣冠應憶拜燈前。而今詞筆秋風老,又為幽棲理蠹箋。
賀家湖上又秋風,放翁宅前東復東。兩行云樹忽遠近,十里荷花能白紅。游人濯足銀河上,越女梳頭青鏡中。我欲張帆上南斗,扶桑碧海與天通。
巴山一夜雨,剪燭話西窗。何似瀟湘浦,孤篷宿大江。
何處從頭說。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慈奢問|西者,也是樊籠中物。這光景、年來都別。白發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對擁爐邊雪。又過了,上元節。紙窗旋補寒穿穴。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夜復夜、吟魂飛越。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容易得,二三月。
病骨淹旬久,乏裁還爾思。殘經談去遠,香積到來稀。默識同尼叟,忘言憶惠施。未須嫌寂莫,吾學貴心期。
白商凝緒。前游地、肅霜凋悴堤樹。百年花外認驚塵,小坐悲風雨。便占得、龍髯鳳羽。爨馀省識焦桐古??蠢渎浞紖玻囃砭?、黃昏剩伴,劫邊襟素。重憶侶雁盟鷗,蘭成老矣,彩筆羞共愁賦。一潭秋水漾離懷,相對無多語。枉嘆斷、嬌鶯翠縷。如煙往夢輕攜去。但試憑、來年約,把袂登樓,落霞飛處。
堂虛陡覺暮寒生,長樂疏鐘緩轉更。對燭已無詞可草,擁爐時聽鬧皇城。
霜厓高處聽漁歌,日日壺觴藉淺莎。沙上鳧雛還聚散,渭濱熊兆近如何。潮通滄海波聲遠,地隔紅塵月色多。雙眼不容云樹礙,一簾終夜對明河。
授鉞頻年向北陲,又看殊錫下彤墀。詔書疾置飛黃馬,喜色遙占太白旗。寰海群黎應遍德,尚方新爵待班師。有臣文武天王圣,聽奏周宣六月詩。
賈客不曾居本鄉,販賤賣貴多囊箱。奇貨可居呂不韋,官鹽滿載商弘羊。兼金上秤珠量斗,江北江南不停走。營妓樓中肯吝錢,水神廟下長澆酒。相期永世莫種田,種田食力多憂煎。
勸郎莫食鑒湖魚,勸郎莫棄別時衣。湖中鯉魚好寄信,別時衣有萬條絲。戀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一股在南一股北,幾時裁得合歡袍。越王臺下是儂家,一尺龍梭學織紗。愿郎莫栽梨子樹,遮卻房前夜合花。溪頭送郎上蘭舟,獨宿春風燕子樓。溪水有時乾到底,不如儂淚四時流。阿儂羞殺黃帽郎,桂舟蘭楫藻中藏。蘆竹生花秋滿地,棹歌才動便尋榔。粉痕隨淚濕春羅,郎似芭蕉儂似荷。荷葉團圓映蓮蕊,不比芭蕉紋路多。為郎有意辦羅裳,繡成花鳥好文章。黃昏含愁不敢剪,只恐分開雙鳳凰。春望山頭松百株,若耶溪里好黃魚。黃魚上得青松樹,阿儂始是棄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