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將軍招集鎮南樓賦贈二首將軍曾有事東粵茲移鎮楚
杯酒南樓寄興新,將軍禮意為誰真。清平樂事逢今日,儒雅風流識主人。
四野蒼茫馀殺氣,千山迤邐隔邊塵。論文好及韜戈會,無那旌麾擁傳頻。
憶君授鉞向東行,談笑曾銷渤海兵。兩粵風塵兼節制,五溪荒服待旄旌。
龍城久幸無蜂擾,麟閣還期有駿聲。圣世莫嫌虛抱武,且將休養答升平。
杯酒南樓寄興新,將軍禮意為誰真。清平樂事逢今日,儒雅風流識主人。
四野蒼茫馀殺氣,千山迤邐隔邊塵。論文好及韜戈會,無那旌麾擁傳頻。
憶君授鉞向東行,談笑曾銷渤海兵。兩粵風塵兼節制,五溪荒服待旄旌。
龍城久幸無蜂擾,麟閣還期有駿聲。圣世莫嫌虛抱武,且將休養答升平。
在南樓舉杯飲酒,興致清新,將軍如此禮遇不知是對誰這般真誠。如今正值清平安樂之時,從儒雅風流的舉止中能認識將軍您這樣的主人。四野蒼茫還殘留著戰爭的殺氣,千山連綿阻隔了邊疆的煙塵。正好趁著停戰之時一起論文談藝,無奈將軍您頻繁接受調遣?;貞浤斈瓿指X向東出征,談笑間就平息了渤海的戰亂。您曾同時節制兩粵地區的事務,五溪荒遠之地正等待您的旌旗。所幸龍城長久以來沒有敵人侵擾,期望您能在麒麟閣留下美名。圣明之世不要嫌空有武藝,暫且休養軍隊來回報這太平盛世。
招集:召集。鎮南樓:地點。
禮意:以禮相待的情意。
清平樂事:太平、安樂的事情。
儒雅風流:指人文雅灑脫,學識淵博。
迤邐:曲折連綿。邊塵:邊境的塵土,借指邊境戰事。
論文:談論文章。韜戈:收藏兵器,指休戰。
無那:無奈。旌麾:軍旗,借指軍隊。擁傳:古代使者或官員出行,由驛站供給車馬糧食,稱“擁傳”,這里指將軍頻繁接受調遣。
授鉞: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
渤海兵:指東粵地區的戰事。
兩粵:指廣東、廣西。節制:指揮管轄。
五溪:地名,在今湖南、貴州交界處。荒服:古代王畿以外極遠的地方。旄旌:泛指旗幟。
龍城:泛指邊境要地。蜂擾:像蜂群一樣騷擾。
麟閣:即麒麟閣,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陳列于麒麟閣,以表彰其功績。駿聲:美好的名聲。
虛抱武:空有武藝。
此詩創作背景與金將軍的任職經歷有關。金將軍曾在東粵地區作戰,后移鎮楚地。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但仍有戰爭留下的痕跡。詩人在鎮南樓與將軍聚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金將軍的儒雅與軍事才能,同時表達對和平的期望。其特點在于將和平景象與戰爭余波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對將領的態度。
自余居田里,未免病與貧。常把神農書,每以藥物親。處方猶持法,義比君使臣。但恨無馀資,豈及療我鄰。筆頭不中書,聊可備急人。昨日除吏來,吾邦為長民。欲溺復燃灰,敗筆前已陳。
后會庶不移,參商有見時。紅日生滄溟,萬物蒙其輝。矧我體道人,金石寧或虧。颯颯霜下草,熒熒園中葵。敦彼后彫質,歲寒以為期。
高樓明月夜,獨坐淚潸然。悵望樓前色,蕭疏木已顛。碧云海渚外,涼露桂枝前。遙望持竿客,秋江有釣船。
擬欲尋詩取次行,東風放出十分晴。花時酒旆家家有,蠶月繅車處處鳴。乍可腰鐮從父老,何能手板事公卿。他年若述逸民傳,萬一中問有姓名。
黃昏度河曲,十里愛平沙。瞻矚褪霞色,流連生月華。依舷汲浣女,驚棹出巢鴉。遷人多快意,何必悵天涯。
八月涼風起,高飛亂入云。度關成一序,遵渚動千群。菰米沈寒雨,蘆花散夕曛。一聲江上過,獨客最先聞。
秀目大頭顱,英姿舉世無。平生一瓦缽,何處有天廚。
客有洲居者,飄然鶴與群。曉唼侵丹藻,秋飛亂白云。杖馀苔徑候,琴半月床聞。作書雖不解,猶恐是蘇君。
空山延佇。似杜宇聲中,報花開處。紫陌煙凝,芳阡霞蔚,剪翠裁紅無數。詞客漫嗟蜀道,游子元知吾土??v望眼,恐感時濺淚,采箋題句。無據。天莫問、沉醉東風,怎挽朱顏住。宮錦衣成,瓊枝歌罷,挑起離人情緒。裊裊垂楊香草,滑滑春泥酥雨。倦游也,正海天惆悵,不如歸去。
舉善甲期會,鑿城計戶口。所在置沼池,積水良可久。
閥閱淪亡梐枑移,年年舊燕亦雙歸。茅檐葦箔無冠蓋,不見烏衣見白衣。
我行楊子縣,此路有誰同。堤上時時雨,帆邊颯颯風。金從結客盡,詩為落花窮。句曲云何白,看云悵望空。
扶南有奇士,雅志無與儔。班荊翳環堵,被褐臥林丘。手掇青瑯玕,引領睇神州。美人馳目成,逝將遠行游。閶闔啟鴻運,纓弁宣靈猷。舍我蓬門衣,披君紫綺裘。挈壺有馀智,揮刃無全牛。軒車豈云晚,邪徑安足留。居人易生思,客子??鄳n。跂爾涉要路,知余懷阻修。
祥刑生意遍庭荄,蔽芾棠陰手自栽。世降此翁猶尚德,俗衰時輩但論材。九仙截?于公去,萬石熏爐召父來。攬轡紫陽垂教地,饒何盍聘到崇臺。使者星明太史占,東風戒路揭帷襜。食當加倍稀親酒,獻不求馀少榷鹽。因進御茶供味諫,肯然官燭示家廉。老生莫效臨岐贈,詩附仁言當束縑。
靜落葉有聲,曉吹竿作響。寄書訂七賢,讓我稱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