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軒 其一
我有一張琴,傳自羲皇時。
陽春二三月,短服被單衣。
一鼓催春華,再鼓惜春歸。
春風盈宇宙,吾亦調吾絲。
但奏高山音,世豈無子期。
我有一張琴,傳自羲皇時。
陽春二三月,短服被單衣。
一鼓催春華,再鼓惜春歸。
春風盈宇宙,吾亦調吾絲。
但奏高山音,世豈無子期。
我有一張琴,是從遠古伏羲時代傳下來的。在陽春二三月間,我穿著短衣單衫。彈奏第一遍催促春天的花朵開放,彈奏第二遍惋惜春天的歸去。春風充滿了宇宙,我也來彈奏我的琴弦。只彈奏《高山》這樣的曲子,這世上難道就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嗎?
羲皇:指伏羲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陽春:指春天。
鼓:彈奏。
絲:指琴弦。
高山音:指《高山》曲,相傳為伯牙所奏。
子期:即鐘子期,春秋時楚人,善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的心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春日時光,在這樣的環境中撫琴有感而發。也許當時詩人在藝術追求上有自己的堅持,渴望遇到理解自己的知音。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知音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知音的渴望。
萬里行朝古夜郎,從龍敢復憚梯航!使車合浦愁風黑,賈舶交州怯日黃。白馬侯王今異姓,青牛令尹久炎荒。多君不負溫劉約,玉佩先歸銅柱旁。
魯國男兒是孔融,如今流落號吳儂。燕子柳條能釀恨,舊江東。謝朓樓邊欒布社,琴高潭上石尤風。送爾片帆春上冢,雨濛濛。
解郡西歸疾有痊,洛臺分籍養高賢。逍遙莫道無推重,云外傳呼拜表天。
天帝金錢貨不還,二靈長隔絳河間。終年織錦成何用,淚灑支機石盡斑。漸及斜陽渡恐遲,河邊似見鳳軿移。未教烏鵲迎仙佩,先遣蜘蛛送巧絲。細犢朝朝耕紫煙,宮中未有館甥年。應知帝亦憐兒女,不遣天孫去馌田。何妨天妹耦耕來,隔水如聞機杼哀。飲盡銀河應有日,牽牛不用月明回。莫道人間有恨人,雙星天上更酸辛。若教精衛填河漢,清淺而今已作塵。相思相望老年華,一宿歡娛未有家。織女何殊雙顧兔,牽牛亦是一匏瓜。人間不復見神娥,歲歲佳期一度多。最是黃姑生命好,不須身自渡銀河。相逢早巳慰參商,此夕何勞玉漏長。絕勝月中垂兩足,蟾蜍相與作鴛鴦。
敲碎下班曙色微,骦裘無奈換牛衣。云深全鎖還家夢,風勁常愁拔宅飛。白戰迷茫新舊局,元陰辟□死生機。紅螺一石無人送,笑對梅花便療饑。斗罷群龍涌玉塵,閻浮塊土恐沉淪。中年哀樂銷魂地,多難乾坤歷劫身。鶴語空傳堯甲子,蟆更愁打宋庚申。何當收拾天公戲,還我千紅萬紫春。
踐元辰。延顯融。獻羽觴。祈令終。我皇壽而隆。我皇茂而嵩。本枝奮百世。休祚鐘圣躬。
上臨風雨下塵氛,一上層臺思不群。更愛草深成小坐,摩挲雙眼看江云。
魏郡西連沙口原,故人高臥倚晴軒。黃雞碧酒須多事,楚些吳歈可細論。豺虎空村當落日,魚龍入夜漫孤翻。自愁騎馬沖寒塞,古木蕭森起斷猿。
繡檀回枕沈煙夢。玉鉤壓幔春愁重。銀漢隔紅墻。可憐雙鳳凰。金猊香篆歇。心字終難滅。瘦盡小腰支。問郎知未知。
十鐘人既醉,九奏鳳來儀。誰哀城下酌,不廢洛中吟。擁路東方騎,懸腰左顧龜。
東風聯轡杏花旁,幾載金蘭道誼長。共擬人龍終作瑞,寧知玉樹不禁霜。生芻萬里懷封鬣,落月三更滿屋梁。惆悵九京無可作,石渠今日少文章。
歲晚民貧百物廉,無錢堪買亦何嫌。聊將送酒呼鄰客,淺飲三杯不用添。
獨憐樗散濫時名,何意珠璣落玉京。側喜滿城新教化,男兒端不負平生。
郎騎玉勒青驄馬,相邀俠客青樓下。百轉梁州夜未闌,家有愁人獨憑欄。
風剪蘭煤夜漸深,泉響答清音。官齋此夜,鱸腮斫玉,梅蕊含金。茂苑酒醒剛幾日,浮拍又如今。十年紅豆,五湖黃葉,費盡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