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偶題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織女星擺動著珠玉玉佩,嫦娥映照著月亮。牛郎織女在天上團聚,把巧藝留給了人間。花果的香氣飄滿千家萬戶,笙竽的樂聲喧鬧于四鄰。到了明天晾曬粗布短褲,才相信阮家的貧窮。
寶婺:即婺女星,這里指織女。
玉輪:月亮。
靈歸天上匹:指牛郎織女在天上相聚。
巧遺世間人:傳說七夕織女會把巧藝傳給人間女子。
笙竽:兩種樂器。濫:這里指樂聲喧鬧。
犢鼻:即犢鼻裈,一種粗布短褲,阮家貧有此典。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七夕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有乞巧等習俗。詩人可能在七夕夜看到熱鬧的慶祝場景,聯(lián)想到自身或社會的貧富差異而創(chuàng)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七夕習俗,展現(xiàn)社會貧富差距。以神話傳說與現(xiàn)實場景結(jié)合,語言通俗,在反映生活方面有一定特色。
片片歸林鳥,微微出寺鐘。僧門掩秋色,明月掛高松。
人生快心事,風水送歸舟。況復(fù)青山曲,頻過碧樹洲。草深藏乳鴨,波遠沒輕鷗。苦愛觀風地,終慚為國謀。
不似投壺謾雅歌,縱賢無奈罰觥何。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楊中鵠多。
經(jīng)營王事不寧居,拱北樓成景有馀。城外舟車饒貢賦,海濱黎庶樂耕漁。簾櫳得月秋偏勝,窗戶封云晝未除。公暇登臨頻望闕,薊門煙樹正扶疏。
此詩此字有誰知,畫省郎官自倔奇。罪大從來身萬里,政成今有麥三岐。
暇日轅門鼓角休,銀鞍白馬獵高秋。怪來少婦誇夫婿,千騎東方居上頭。
遠空蟠據(jù)如龍,石梯樹杪浮飛白。千峰聳翠,都來羅拜,去天才尺。點點村墟,晚來風定,一絲煙直。且憑高一嘯,飄然欲舉,我新自,游仙謫。更傍玉皇殿側(cè)。宴嘉賓、酒朋棋敵。笑他士女,癡愚何甚。拜低頭佛,鐵馬丁寧,畫樓飛角,斗星堪摘。坐松陰洞口,春裳不惜,冷云沾濕。
桃笙乘勢獻微涼,紈扇無功送暑光。老病不嫌風露冷,莫教添作鬢邊霜。
怒雷噀雨吹塵沙,樛枝草樹紛籠加。可憐荷屋風不定,但有白紅三數(shù)花。
天風吹墮白霓裙,五嶺云深路不分。千丈玉階尋步襪,碧床香落始知君。
故歲南趨壽,今茲北向陳。淹留桂枝客,還入玉關(guān)人。鬢發(fā)都成葆,纓鑲幸濯塵。心知來往數(shù),不敢問迷津。艤船清潁岸,岸豁見高原。桑柘寒煙路,牛羊落日村。扣舷魚艇集,爭食渚鳧喧。去去風波事,逢人未易言。
誰遣緇塵羃縞衣,江南臈盡淡忘歸。羅浮夢斷梨云遠,月映佳人啟素扉。
駟馬留孤館,殘鶯惜暮春。空梁無燕雀,獨坐慘風塵。夜久潮侵岸,江清月近人。古來鐘鼎盛,不及在家貧。
用自王丞相,炎方不汝輕。葵田多下種,蕉扇少知名。就業(yè)成明月,因風御太清。合歡無不可,篋笥忍忘情。
槐風麥雨飐新波,三月樓船放玉河。南極星辰迎佩近,舊京桃李在門多。云開鐘阜圍青錦,天靜玄湖湛碧羅。欲賦重游那可復(fù),羨君環(huán)佩到煙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