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宮二首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宮暗坐迷歸。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已聞佩響知腰細,王昌且在墻東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宮暗坐迷歸。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已聞佩響知腰細,王昌且在墻東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十二峰前夕陽余暉微弱,高唐宮昏暗讓人迷失歸路。朝云暮雨常相連接,可君王仍遺憾相見太少。月中仙子曾帶著彩蟾下凡,佳人消息隔著重重簾幕。已聽到玉佩聲響便知她腰肢纖細,王昌就在墻東居住,即便身處華美的廳堂也未必能免去嫌疑。
十二峰:巫山十二峰。落照:夕陽余暉。高唐宮:傳說中楚懷王與神女幽會的宮殿。朝云暮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指男女歡會。月姊:指月中仙子。彩蟾:傳說月中有蟾蜍,這里指月中仙子所帶之物。傾城:形容女子美貌。王昌:古代美男子名,這里泛指青年男子。金堂:華麗的廳堂。
此詩創作背景難以確切考證。李商隱生活在晚唐,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他一生仕途坎坷,情感經歷也頗為曲折。這些詩作可能借楚宮故事,或暗指宮廷生活,或寄托自身情感上的失意與無奈。
這兩首詩以楚宮故事為題材,主旨或為借古諷今,或為抒發個人情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精巧,意境朦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商隱詩歌獨特的藝術風格,豐富了晚唐詩歌的表現力。
相從天末慰羈愁,屬疾書窗喜頓瘳。
休向友卿求竟論,且從吳客話詩籌。
遠來著錄寧非黠,肯作長齋卻是癡。
別久相懷應少廣,朝來新得字如龜。
圭峰歷歷樹燈殘,
回首岡洲落照寒。
欲上峰頭散愁思,
厓門東下水漫漫。
永巷春風暗自驚,隨宜梳洗可憐生。也應長被青樓笑,不向人間得姓名。
戌削風儀背面春,壓殘金線十年身。何因尚愛蘭為佩,慚愧牽蘿補屋人。
搊盡琵琶不憶家,夢中應是慣胡沙。漢宮未必恩長淺,莫怨東風當自嗟。
無匹匏瓜有嘆傷,輕云蔽月態難詳。只應攘腕歸神滸,付與春波照斷腸。
斗酒長歌行路難,霸才無主劍空彈。
世間換盡紅羊劫,天上飛來白玉棺。
駿馬未舒千里足,大鵬先折九霄翰。
故人一掬黃金淚,盡日臨風灑不乾。
天涯孤客重來日,淚下螺川不可揮。
義氣百年龍劍去,凄涼十載馬封頹。
文留琬琰馀能幾,愛在桐鄉記者誰。
強向風前支病骨,更堪傷感并年衰。
佩蘭怨曲,啼竹潸痕,魂斷何許。吊古人來,還是凍云愁聚。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鴉冷寄誰家樹。數歸程,但梨花夢隔,扣舷空阻。
念幾日、湘南留滯,窗暝棲煙,燈暗吹絮。望眼冥迷,不到夕陽紅處。拂檻徒夸群玉見,推篷忍看飛瓊舞。倚新詞,待催將、棹歌聲去。
小步斜陽外,平原澹夕煙。
東風吹短草,野水上春田。
蒼翠遙林合,瀠洄別浦連。
牧童清興好,弄笛柳橋邊。
粉香銷盡骨猶清,
望斷瑤臺轉有情。
便是百花無此分,
看看事業到和羹。
去日旅愁盡,歸時樂事偏。
秋余黃葉后,人到菊花先。
城郭驚鄉土,妻兒說墓田。
從來為客久,此別只經年。
恁喧闐那得怨魂酬。羅綺照中流。問誰乘片舸,筆床硯匣,冷處夷猶。
別是沅湘風味,都不混葵榴。獨向煙波外,占取清秋。
當日芙蓉湖上,正水嬉初散,杜牧空留。忽催歸暮雨,小泊近朱樓。
最難忘、風燈零亂,乍隔船、驚見幾回頭。傷離緒、彩絲千結,囑咐親收。
向曉天中月一痕,春陽先到鳳凰門。
苑中斗草尋芳處,日日春熙奉至尊。
鶯老花殘,春事已過。
明眼衲僧,多是蹉過。
楝花信風,不肯放過。
萬戶千門,一時俱過。
筑著磕著,是誰之過。
轉換不得,也要驗過。
孤舟瀉石灘,雙槳下云端。
浪涌分花落,濤驚濺雪寒。
亂山皆曲向,飛渡怯回看。
千里無諸國,天南自郁盤。
欲將師子號奇峰,
蹲踞如真倚碧空。
聞說近山無虎嘯,
可非潛伏畏威風。
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賢古道邊。
健筆南軒三大字,高風相國一泓泉。
征途著句雖無暇,詩版留名自可傳。
寺主相邀觀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