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祥應廟優戲甚盛二首 其一
空巷無人盡出嬉,燭光過似放燈時。
山中一老眠初覺,棚上諸君鬧未知。
游女歸來尋墜珥,鄰翁看罷感牽絲。
可憐樸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幾偃師。
空巷無人盡出嬉,燭光過似放燈時。
山中一老眠初覺,棚上諸君鬧未知。
游女歸來尋墜珥,鄰翁看罷感牽絲。
可憐樸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幾偃師。
整條街巷空無一人,人們都出去游玩嬉戲了,燭光比放燈的時候還要明亮。山中一位老人剛睡醒,還不知道戲棚上那些人正鬧得熱鬧。游玩的女子回來尋找掉落的耳環,鄰家老翁看完戲后有所感觸??上Т緲泔L氣消散并非他們的過錯,如今淺薄的世俗風氣像極了偃師所造的人偶啊。
空巷:整條街巷都空了,形容人們都到某處去了。
放燈時:指放花燈的節日,如元宵節。
珥:耳環。
牽絲:有所感觸,可能指對戲中情節有所觸動。
樸散:指淳樸的風氣消散。
渠:他們。
偃師:傳說中周穆王時能造木偶人的巧匠,這里借指虛假做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風氣逐漸變化的時期,淳樸之風漸失,世俗趨于淺薄。詩人看到祥應廟優戲時眾人的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淳樸風氣的消散和世俗的淺薄。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展現社會現象,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考。
大藥金爐壯,瓊霏玉蕊多。一身攢地脈,六腑集天和。理極通黃道,功深轉絳河。羅浮仙未遠,緱嶺鶴還過。事劇腹猶捧,聲停氣即呵。靜床降宿酒,活水長新荷。官飲葛洪井,堂開安樂窩。龍門能揖客,鳥道豈乘騾。折節趨司馬,交情定鳥窠。畏途悲躑躅,睡眼得摩娑。此道存霄壤,年年在薜蘿。
東方屹立。鐵臂開新紀。動地驚天五十載。寫出輝煌歷史。港澳次第回歸。臺澎魚貫相隨。遙瞻神州大地,金甌完整無虧。
錯落星河沒半空,江城悲角五更風。幽人夢斷西窗雨,背壁籠燈到曉紅。
宇宙皆吾分,物情便茍安。丈夫當許國,王事敢辭艱。鑿地開新險,成堤障倒瀾。惟應西郡乘,千載不能刪。
歸期何日卜,雁不到天涯。謗有書盈篋,愁無地種花。吟梅銷旅況,刻竹記年華。心事憑誰說,憑欄數暝鴉。昔年三笑地,目斷虎溪橋。立雪腰難折,凌云氣尚飄。乾坤雙轍跡,湖海一詩瓢。樽酒何時共,論文坐半宵。
清曉凝寒午郁蒸,幽居何處興堪乘。東巖聞有棲禪侶,欲扣云關恨未能。
少小真如同隊魚,相逢又見白髭須。細詢親舊今誰健,聞說田園半已蕪。勤儉起家還仗子,文章鳴世獨慚吾。何年吳下相從去,煙月茫茫渺太湖。
抱琴送客舟,寒云吐萬壑。何限傷心人,畫此氣蕭索。知音何寥寥,大雅更不作。從此山水渺,天涯幾處泊。舉世竟誰侶,使我淚雙落。我亦好古者,自分守寂寞。披卷長佇立,江天共漠漠。
高枕非逃世,幽棲自寡營?;虑榉剿返?,家累向平輕。歲月憂何事,漁樵共此生。空亭對酒處,白雪滿江城。
葉上花露泣,軒前紅日長。游風復為誰,時送席間香。
太學先生欺綠橘,吳興才士與黃柑。黃柑似日勝崖蜜,帶葉初擎翠竹籃。還料楚王曾未識,徒將萍實詫江南。
東西南北偶然同,細酌春醪報歲功。鄉夢自分千里外,客心先醉一杯中。
谷口花深日欲低,水邊村落聽雞啼。晚山更自多佳氣,一帶寒煙暮雨西。
落日澹川暉,凝霏迥霄色。列山秀遐邇,重巒恍空逖。目寓一以佳,情來詎能抑。瑰奇志棲詞,茫淼想攀適。輟枻戾麻渚,躋野踐桑域。土風悅新覽,鄉廟佇昏歷。雖泯三鼎業,猶馀千載跡??舫纱苏?,明鐙詠芳夕。
犖確坡頭筇竹枝,西臨村路立多時。賣蔬市近還家早,煮井人忙下麥遲。病客情懷常怯酒,山城光景盡供詩。晚來試問愁多少,只許高樓橫笛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