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渡彭蠡過廬山下
幾經湓浦惜幽尋,重向宮亭望遠岑。
云臥石門思北澗,花開蓮社憶東林。
三人一笑誰賓主,五老千秋自古今。
惆悵吾衰勞夢想,幾人游跡未銷沉。
幾經湓浦惜幽尋,重向宮亭望遠岑。
云臥石門思北澗,花開蓮社憶東林。
三人一笑誰賓主,五老千秋自古今。
惆悵吾衰勞夢想,幾人游跡未銷沉。
多次經過湓浦都惋惜沒能盡情探尋幽境,如今又向著鄱陽湖眺望遠處的山峰。想起在石門云間臥眠時北澗的景致,花開時節憶起蓮社和東林寺。三人相視一笑,誰是賓誰是主已不重要,五老峰歷經千秋,從古至今依舊矗立。我已衰老,滿懷惆悵,空有夢想,不知有幾人的游賞蹤跡還未消逝。
湓浦:水名,在今江西九江。
宮亭:即宮亭湖,鄱陽湖的別稱。
遠岑:遠處的山峰。
石門:廬山的石門澗。
北澗:石門澗附近的山澗。
蓮社: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創立的佛教社團。
東林:指東林寺,在廬山北麓。
五老:指廬山五老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多次游歷廬山,對廬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有著深厚的情感。此次冬日渡彭蠡湖經過廬山,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往的游歷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已至暮年,面對廬山的永恒,感慨自身的衰老和時光的匆匆。
這首詩以廬山為主題,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展現了廬山的獨特魅力。詩人借景抒情,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詩人對廬山題材的獨特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詩肩不柰曉風酸,后土何時得暫乾。石鼎飯馀茶乳細,竹爐經罷柏煙殘。龍游未歇千山暗,豹隱方深一塢寒。白發飄零江海上,朔云收恨赴長安。榕根敗屋兩三椽,客徑無人老更便。地近東南多澤國,雨逢甲子少豐年。徑須酣飲六十日,安用取禾三百廛。待得風頭風力□,梅花如雪月初圓。
無才日衰老,常在羈旅中。詞人取佳句,獨贈白頭翁。舊繡移曲折,新詩作寄將。開緘風濤涌,感子故意長。文章千古事,持荅翠瑯玕。但令無剪伐,日日報平安。
老癡作畫便癡絕,畫山畫樹畫若鐵。想從憶昔少年游,飽在燕山度霜雪。重關復道壓層巒,萬水千山咫尺看。只今無復黃知命,脫去人間行路難。
暑雨天晴江漢清,寰中擊壤賀升平。群卿盡職人風古,省己修身合上明。
駿走黑天摩電幢,銅琶誰抱泣吟江。柱穿鐵幕箕搖木,維裂銀河斗瀉瀧。萬國旂垂窺禹廟,百年夢邈寄秦邦。為酬旻宇洪波澤,瓦缶桑林盡換腔。
琴鼓長歌復短歌,美人相逐出朝那。將軍殺賊如圍獵,毳帳前頭醉叵羅。
雅音失其傳,作者隨風移。于楚有屈宋,漢則河梁詞。曹劉氣軒軒,逸文振哀悲。兩晉一精工,六朝遂陵遲。角然尚色澤,古風不成吹。盧王號詞伯,秪用綺麗為。千年取正印,乃有陳拾遺。或不盡反樸,朝代兼天資。所以王李輩,向道識所期。大哉杜少陵,苦心良在斯。遠游四十載,而況經險巇。放之黃鐘鳴,斂之珠玉輝。幽之鬼神泣,明之雷雨垂。變幻時百出,與古乃同歸。律詩自唐起,所尚句字奇。末流亦叫噪,古意漫莫知。歷茲六十紀,識路良獨稀。鳳鳥空中鳴,眾禽反見嗤。夜寒理危弦,惻惻賞心違。
夷門回首限風煙,遙夜天涯有夢懸。頌德敢言三代下,受恩今憶十年前。安危海內占容鬢,貧乏山中倚俸錢。早晚上書辭郡紱,野堂還借片云眠。
游戲人間事事工,何人不愛葛仙翁。那堪一片桃花水,鎖住蓬萊未許通。
玉鉉布交文,金丹煥仙骨。九沸翻成緩,七轉良為切。執以代疏麻,長貽故人別。
作賦聞君擬遂初,為園溪上愛清虛。煙霞半拂軒楹入,蘿薜能將紱綬疏。嶺樹攢云遙似蓋,階蟲縈葉盡成書。莫言才散為時棄,得遂天年樂有馀。
詩來兼拜黃柑惠,遙憶遺柑出帝扉。時節可緣金紫重,月華無間草茅稀。花深小院燈光燦,魚杳長江尺素違。何限幽懷君在遠,一年惆悵兔烏飛。
之子解塵網,相將十五年。五年予在匡,十年歸佛山。適值分衛時,相見江流間。為眾忘疲勞,精神澤癯顏。轉盼曾幾何,須鬢蚤已斑。客春中深寒,半月不得眠。愿言病既瘳,長揖陌與阡。欲返爾形神,侍我巾瓶前。彊飯始兩旬,輒聞隨人緣。菩提薩埵心,豈肯圖自安。憶我入丹山,再睹陽雁翩。偶逢舊山人,方知竟淹然。生死安可逃,形魄傷云煙。覺海空茫茫,靜觀徒往旋。誰當諳水脈,安流汎晴川。
日月無光天漠漠,登臨一望自興哀。關河坐失千秋險,雷雨爭同萬馬來。北渚煙云迷楚越,南山霧豹隱蒿萊。不須浪作傷時感,好把閑身老釣臺。
仇池詩中識焦坑,風味官焙可抗行。鉆馀權倖亦及我,十輩走前公試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