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飛來寺
帝子云棲去不回,短筇今見石堂開。
虛巖鳴磬潮音回,客路憑闌暮景催。
風雨光中珠殿出,藤蘿陰里玉環來。
定心泉水懸千尺,為乞清泠露一杯。
帝子云棲去不回,短筇今見石堂開。
虛巖鳴磬潮音回,客路憑闌暮景催。
風雨光中珠殿出,藤蘿陰里玉環來。
定心泉水懸千尺,為乞清泠露一杯。
帝王之子在云霧中棲息一去不回,如今我拄著短杖看到石堂敞開。空蕩的山巖間磬聲回蕩,與潮音相應和,我在旅途上憑欄遠望,暮色匆匆催促。在風雨的光影里,華麗的珠殿顯現;在藤蘿的綠蔭中,仿佛有美人走來。定心泉的泉水高懸千尺,我想乞求一杯清涼的泉水。
帝子:帝王之子。
短筇(qióng):短竹杖。
石堂:指飛來寺中的殿堂。
虛巖:空蕩的山巖。
暮景:暮色。
珠殿:華麗的殿堂。
玉環:可能借指美人,也可能形容藤蘿纏繞如環。
清泠(líng):清涼。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飛來寺時有感而發。飛來寺往往是佛教圣地,環境清幽,詩人或許是在遠離塵世的旅行中,于寺廟中尋求心靈的寧靜,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游飛來寺為主題,描繪了寺廟的景色和氛圍。主旨在于展現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美妙,突出了飛來寺的清幽與神秘。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深遠,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文化的感悟。
世無伯樂不識馬,眼看騏驥如駑駘。
先生今年四十四,才似皋夔胡為哉。
泰山山下水照石,溪聲濊濊白云堆。
我居其間構茅屋,先生先生歸去來。
彼以險守,我以德懷。
王師東來,函谷自開。
蜀虜授首,呼號哀哀。
蜀人鼓舞,與我偕來。
閩粵饒異山,峨峨此稱奇。
青崖蔚高林,朝日常蔽虧。
上士訪幽趣,結愛忘返期。
所以葵藿心,江淹寄遐思。
鞭下不見血,頑石云不蒸。
鞭龍不至痛,六合雷不勝。
吾君與吾相,威德震八纮。
萬物各修職,雨師獨敢寧。
暮色看無際,秋空水混天。
片帆飛鳥外,新月落潮邊。
隔越山形小,吞吳地勢偏。
幾人來往老,早晚渡頭船。
乾坤交泰重彌綸,當日嚴陵道最淳。
大漢中興得英主,先生高退作閑人。
灘頭風月遺千古,臺上綸竿寄一身。
今日病夫祠下過,獨知疲懦長精神。
春早沂風暖,芹生泮水深。
前旌拂講樹,垂佩耀童衿。
郁郁彌文化,循循善誘心。
恭王不壞宅,金石有遺音。
達者創奇制,霜圓斷竹尋。
蒼筤破云色,蕭瑟移風音。
徑寸不為短,探幽乃覺深。
中間自空洞,枝干何嵚崟。
投恐成龍去,吹還作鳳吟。
棱棱人有節,竅竅物無心。
儉樸他難比,提攜力易任。
絕姿古皇道,虛受圣人襟。
或貯諫官草,多收女史箴。
筒兮用可貴,吾不換南金。
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雞迎曉報新聲。
宿寒尚在龍蛇蟄,歲歷初傳日月迎。
蓂葉四時今始發,梅花一旦占先榮。
山家也祝堯天壽,漫學牛山報太平。
泰山山前有瓊圃,其中不樹蕨與薇。千頭綠竹瑤實甘,百畝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鳳凰飽,鼓翅奮臆揚清輝。
徂徠山下少耕鋤,蒿藜滿圃無芳菲。
騶虞不住鸞鳥去,日暮啁啾燕雀飛。
嗟哉劉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徠依。
經年采掇不得飽,正是新春癯瘠歸。
東西兩處各天涯,去國還鄉喜又嗟。
鄒嶧山藏孟子宅,海棠花落蜀王家。
深知周道非彝酒,可罪唐臣乞稅茶。
三載此心無一事,聞經絳帳日常斜。
晉公平淮西,兵出速如神。崇韜伐西川,六十日請臣。
太祖初受命,諸侯未盡賓。蜀廣號敵國,荊潭為彊鄰。
王師討有罪,不聞逾十旬。元昊誠螻蟻,有地長一畛。
詎足污斧鉞,尋當投荊榛。是何逾歲月,務行含貸仁。
豈茲將帥間,逈無晉公倫。張旗發一號,豈無李處耘。
提戈出一戰,豈無王全斌。容茲盈寸蟹,蕩漾于流津。
平生讀詩書,胸中貯經綸。薄田四五畝,甘心耕耨勤。
倚鉏西北望,涕淚空沾襟。
吾家泰山徂徠間,濃嵐潑翠粘衣冠。
君來訪我茅屋下,正值山色含春寒。
終日把酒對山坐,幾片山色落酒盤。
峰頭云好望無倦,??里酒多傾不干。
臨行再拜慇勤別,請我一言披心肝。
吾貧無錢以贈君,門前峨峨橫兩山。
愿君節似兩山高,眼看富貴如鴻毛。
朔風適變寒,曉日將含煦。
南國殊未還,東山歲云暮。
浮生奄忽往,芳顏安得駐。
寄謝人世間,紛華尤可悟。
翠拔群山外,連天勢未休。
云迷飛鳥道,雨出古龍湫。
僧在深云定,香和杳靄浮。
人間游不到,臺殿自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