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1813冬夜翔兒入夢哭成一律
痛汝隔陽陰,頻將夢里尋。
已灰殤子骨,未死愛親心。
燭影添哀淚,蛩聲共苦吟。
那堪推枕起,凄絕又寒侵。
痛汝隔陽陰,頻將夢里尋。
已灰殤子骨,未死愛親心。
燭影添哀淚,蛩聲共苦吟。
那堪推枕起,凄絕又寒侵。
痛心你我陰陽相隔,我頻頻在夢里把你找尋。我這喪子之人的身軀已如死灰,可愛你的心卻未曾死去。搖曳的燭影增添了我哀傷的淚水,蟋蟀的叫聲仿佛和我一同痛苦地低吟。怎能忍受推開枕頭起身,那凄涼的感覺又被寒冷侵襲。
癸酉1813:指公元1813年。
陽陰:即陰陽,指生死相隔。
殤子:夭折的兒子。
蛩聲:蟋蟀的叫聲。
此詩創作于1813年冬天,當時詩人的兒子夭折,陰陽兩隔。在極度的悲痛中,兒子在夢中出現,詩人醒來后悲從中來,寫下此詩,抒發喪子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喪子之痛,特點是情感真摯、意境凄涼。它以樸實的語言展現出深沉的父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綠楊春樹蔭芳鄰,中有夭桃別樣新。馬上不煩頻指點,好花應笑白頭人。
朅來雪矼頭,眼隨林麓轉。意定眾境生,一笑前峰遠。
春入青山伴白云,市朝新事不曾聞。心無利欲愁都散,路有仙凡悟便分。夜月蕉花秦世夢,寒煙草子宋時墳。抽丁不到空林客,自采楓香禮斗君。
絳綃新制舞衣裳,翠蓋亭亭度晚香。祇恐君王恩易改,夜深風露不勝涼。
漫將狂草掩疏陋,下筆須無躐等功。欲覓蘭亭真面目,淋漓元氣出描紅。
公子王孫意氣驕,不論相識也相邀。最憐長袖風前弱,更賞新弦暗里調。
去年船里逢端午,今年船里又端陽。九節菖蒲本仙藥,如何曲曲似愁腸。
榮棒除書出九重,天香兩袖氣如虹。雙旌曉拂荷亭露,五馬驕嘶柳岸風。總羨襟懷涵壁瑩,應知善政藹春融。公馀不忘詞林客,好寫新詩寄便鴻。
漠漠秋空鴻千里,我所思兮隔云水。芳躅清歌兩渺茫,但見霜風搖葭葦。他日相逢應老矣!
萬象宮中鐵鸞舞,金輪壓碎中原土。龍雛累累血刃紅,房州天子亦姓武。開門告密死恨遲,李家神靈那得知。英雄相顧入鼎俎,棟摧梁折誰能支。皇嗣寔不反,臣心端可明。佩刀掣斷黃絲纓,忠肝義膽照日星。大呼徹天鬼下聽,周屠不語來屠醒。簾前鸚鵡躑躅鳴,刀圭桑線何多情。君王從此脫奇禍,保國存孤勛始大。鼎彝誰勒定唐功,太常工與狄梁公。吁嗟貴賤道可同,萬世栗烈增剛風。
首祚欣茲踐,新年喜并回。簇絲分細菜,剪勝學蟠梅。宜春新燕帖,正旦頌椒花。樂遇重熙日,東風改歲華。
西峰高且峻,下有祈靈祠。來游適公暇,細和梁翁詩。
別情綿似繭絲抽。醒時愁。枕涼衣薄,處處綢繆。水又瀠回山又遠,云斷處,是家山,是溫柔。為報征人已歸舟。花似球。月如鉤。早收拾低幃昵枕,細數離憂。采綠終朝,倏忽便三秋。權忍受風饕雪虐,華燈下,聽瓶聲,泛乳甌。
侵曉來從杜若洲,晚風吹過紫薇樓。水田漠漠翻晴雪,塵海茫茫點白漚。終日往還如有約,隨時啄宿本無求。清班高處君曾立,未許吳山得久留。
七百里多平水面,江南大抵是仙官。寶帶橋頭別親舊,鶯花一路到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