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其三 閨怨詞
關山征戍遠,
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
寒衣不要寬。
關山征戍遠,
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
寒衣不要寬。
關隘山險,征戍之地遙遠;深閨獨處,夫妻別離實難。歷經苦戰,你定已面容憔悴;縫制寒衣,不要做得太過寬松。
關山:關隘與山川,代指遙遠的邊疆。
征戍:征戰與戍守邊疆。
閨閣:女子居住的內室,代指妻子。
憔悴:形容人因勞苦或憂慮而面容枯瘦、精神不振。
寒衣:冬季御寒的衣物。
此詩為唐代《雜曲歌辭》系列之一,屬閨怨題材。唐代邊塞戰爭頻繁,大量征人戍守邊疆,閨中婦女的思念與擔憂成為常見主題。詩中通過妻子視角,反映了戰爭背景下普通家庭的離別之苦與牽掛之情。
全詩聚焦閨中妻子對戍邊丈夫的思念,以'征戍遠''別離難'總起,繼以'苦戰憔悴'的想象與'寒衣不寬'的細節,層層遞進傳遞關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是唐代閨怨詩中'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現實的典型之作。
芽屬黃男,藥屬玄女。外助無非,玉芝清醑。俗士多聞,道君少語。用物參差,虛受辛苦。
老來心地爛如泥,卜得胥湖作虎溪。七十二峰煙浪闊,聽他游子路頭迷。
昔時吏部侍郎,今日道鄉居士。畢竟這個是誰,一任更安名字。
赤白囊飛廣海濱,關西勁勇是奇人。暫提節印期全璧,倏報烽煙又震鄰。械坐已空身不化,龍韜未展氣如神。鑒湖亦有云仍在,千載流風豈隱淪。
守困書帷滯土牛,誰揮尺箠浴寒流。舊人不了新人事,今日那知明日愁。一雁驚飛湘水浦,孤蟾空掛岳陽樓。江南總解單于曲,吹徹殘梅故國秋。
風滿春郊雨滿城,清明怪底不清明。最難沽酒前村路,偏聽賣花深巷聲。負郭家家支樹錯,通江處處海潮生。昨宵短夢依稀記,五色霞光萬里晴。濕云膩雨久瀰漫,春半消沈花半殘。萬木無聲如暗泣,孤城向晚益清寒。覘天屢盼明朝好,得句聊為一日歡。何處夕陽芳草地,不嫌遼遠欲探看。無價光陰草草過,風凄雨楚奈春何。落花流水前溪杳,點絮淤泥廣陌多。白袷斷然惟悵臥,綠章翻欲乞晴和。紅樓珠箔相望冷,辜負青郊踏踏歌。惜春心事乞晴辭,焚奏通明情豈癡。朝日欲薰芳草眼,夕陽待艷海棠姿。剪風燕羽應尤快,破曉鶯聲更不遲。最是東郊狂試馬,水光山色映鞭絲。
蕭蕭勁竹古君子,凜凜孤梅節婦人。不作東風蝴蝶夢,短籬流水一家春。
銅鐵壞形,丹灰損力。欲驗其神,須存本色。一陰一陽,事易候則。異族同群,自種荊棘。
為報傾城消息近,王昌只在墻東。夢回蕭寺恰鳴鐘。三年看玉玦,兩地倚珠櫳。聞道英雄垂暮日,仙鄉悵望心同。溫柔未似白云空。蘭皋雖暫別,菊徑又初逢。
去年西塢得相尋,雪竹霜竹一徑深。圓屋青燈聞妙語,使人灰盡一生心。
給事中宮已歷年,蒙恩扈從赴幽燕。名王索好緣難合,烈婦捐生節已全。日晏寢門疑鎖鑰,夜長驛館泣嬋娟。同來小妮猶堪詫,一樣清風兩地傳。
田怕秋陽老怕貧,誰能骯臟拔風塵。窮年兀坐少生計,末路相逢無故人。自愛漂搖棲倦翼,誰分浩蕩慰窮鱗。區區溫飽何須較,莫負秋來風月身。
芙蓉江上月娟娟,照徹瑯瑤字字圓。細律果然推老輩,落花應是惜華年。東城舊隱本詩史,北郭遺編似祖傳。他日暨陽修邑乘,如心端合傳鄉賢。舊集乾隆蔣趙袁,自擔行李到蘇垣。秋風秋月閒評遍,宮草宮花客夢繁。兩袖滄桑懷故國,一時桃李盛公門。本來詩學無新舊,多少英才是后昆。
此別何年此會重,翁無占我我占翁。我官翁卜無相遠,聞早歸歟計則同。
轉首鐙簾歌舫,板橋舒怨工。嘆黍稷、遍滿荒城,斜照里、斷穗搖風。繁華真如墜翼,瑤臺路、阻隔情未通。剩故人、片霎因依,憑樽酒、映頰生醉紅。對鏡自嗟悴容。熏籠伴淚,浮蹤怕問蠶叢。恨入焦桐。指音亂、譜難重。輸他半江流水,早暮去、更能東。悲歡暫空。相逢未擬負,春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