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山人自巴蜀由湘潭歸茅山因贈
太乙靈方煉紫荷,紫荷飛盡發皤皤。
猿啼巫峽曉云薄,
華陽舊隱莫歸去,水沒芝田生綠莎。
太乙靈方煉紫荷,紫荷飛盡發皤皤。
猿啼巫峽曉云薄,
華陽舊隱莫歸去,水沒芝田生綠莎。
盧山人用太乙靈方煉制紫荷仙藥,紫荷煉盡他的頭發也變得花白。巫峽中猿猴啼叫,清晨的云彩淡薄。華陽的舊居可不要回去了,那里的芝田已被水淹沒,長滿了綠莎草。
太乙:道教尊神。靈方:神奇的藥方。紫荷:可能指某種仙藥。
皤皤(pó pó):形容頭發花白。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
華陽:山名,在今江蘇句容,是道教圣地。舊隱:舊時隱居之地。
芝田:傳說中仙人種芝草的地方。綠莎:綠色的莎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盧山人從巴蜀經湘潭歸茅山,詩人可能是在與盧山人相遇或聽聞其經歷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道教文化較為盛行,煉丹修仙等活動常見,此詩或許也反映了這樣的社會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盧山人的經歷和舊居現狀,感慨歲月和世事變遷。其特點在于以景寄情,用清幽之景傳達出滄桑之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也是反映當時社會風貌和文人情感的一個小樣本。
子美稷禼志,空抱竟無用。夔州三百篇,高配風雅頌。
負厓倚險聚蒼生,心與寒潭一樣清。任是史官編不到,山靈知道此孤貞。
門臨古道塔凌空,山色西來水向東。鐘鼓不殊云頂寺,輪蹄爭輳梵王宮。禪心靜印千江月,殿角涼生八面風。花下留僧飽齋去,芒鞋無地避殘紅。
城市總居圖畫里,江山鎮繞帝王宮。秦人漫自夸韋曲,越客何須說剡中。
掣電奔雷晻靄間,崩騰白雨襲人寒。頹山黑霧傾濃墨,倒海沖風瀉急湍。勢似陽侯夸海若,聲如項籍破章邯。炎歊一濯須臾耳,已看天圍碧玉寬。
俯仰區區類桔槔,訪幽尋勝自忘勞。云峰一握天還近,雪徑千盤地最高。支杖緩行真野逸,擁爐端坐或禪逃。幽人未厭看游客,爛煮園蔬飯老饕。
吏隱名山下,翻虛躡屐從。輪蹄紛俗狀,歲月總塵容。綠泛重湖水,青窺五老峰。何時攀鹿洞,更聽虎溪鐘。
心畫心詩如水,微日冷秋清吹。百年風雨空垂美,觸忤愁人無寐。京華舊夢憑誰記。光影墜,蕊香四合綠陰里。心事如君有幾。
我友我友,鞠衣黃裳。一日不見,爾何所翔。爾何所藏,飛鳴高樹去。毋也不忘,噫。高樹如何,噫。綠陰正多,噫。
長松落落蔭丹霄,策杖看花過野橋。更有薰風生澗底,入云清切間蕭韶。
南望南郭門,拱樹稍云密。北窗北溱道,重樓霧中出。接樹隱高蟬,交枝承落日。光陰不可舍,懷抱何由悉。
別后江頭夜雨涼,可憐憔悴謝紅妝。腹中不有郎行路,那得車輪日轉腸。
摧霜厭雪愁枯落,滴露和煙喜發生。弱草應知麟不踐,偃風曾記虎橫行。試看邑里勤生事,更聽弦歌起頌聲。剩有循良堪采薦,不妨知己重垂名。
禁城春色又將過,歲月于人奈老何。不向鏡中添白發,玉顏猶勝舊時多。
開籠閒數數,大小愛圓勻。香霧長濡手,甜霜每在唇。藏時須待臘,寄日欲當春。兒女爭懷袖,歡聲動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