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臺北激于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仆遵旨內(nèi)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于危者屢矣虎口馀生詩以志痛
內(nèi)變方乘外侮憂,掀天波浪截橫流。忽驚車鬼方涂豕,始信冠人盡沐猴。
猿鶴化來山月黑,鸛鵝聲亂陣云浮。滄桑再見田橫島,錯計燕云十六州。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萬里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早聞馬后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內(nèi)變方乘外侮憂,掀天波浪截橫流。忽驚車鬼方涂豕,始信冠人盡沐猴。
猿鶴化來山月黑,鸛鵝聲亂陣云浮。滄桑再見田橫島,錯計燕云十六州。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萬里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早聞馬后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國內(nèi)發(fā)生變故,同時又有外敵入侵的憂患,那洶涌的波浪仿佛要截斷橫流。忽然驚見那些如惡鬼般的人如涂了泥的豬一樣瘋狂,這才相信那些所謂的冠冕之人都是沐猴而冠。像猿鶴般的良善之人化為異物,山間月色昏暗,軍隊的呼喊聲雜亂,戰(zhàn)陣似云般浮動。又看到如田橫島般的地方經(jīng)歷滄桑巨變,就像當年錯計燕云十六州一樣令人痛心。斜陽照著半壁江山,眾多島嶼一片空虛,大江的帝王之氣黯淡,戰(zhàn)船也失去光彩。依附劉表本就不是好計策,像唐衢一樣痛哭,大家都懷著忠誠之心。萬里出使卻徒勞無功,千秋的和戎之策是錯誤的孤注一擲。早聽說有馬后書生的諫言,得失之事就如同塞翁失馬,難以言說。
內(nèi)變:指國內(nèi)發(fā)生的變故,這里可能指兵民交變等情況。
外侮:外敵的侵犯。
車鬼:比喻惡人。
涂豕:像涂了泥的豬一樣,形容瘋狂、丑惡。
冠人:戴帽子的人,指所謂有身份的人。
沐猴:獼猴,比喻虛有其表的人。
猿鶴:比喻良善之人。
鸛鵝:指軍隊的戰(zhàn)陣。
田橫島:田橫是秦末起義首領,其五百壯士寧死不屈的故事流傳千古,這里借指臺灣等地。
燕云十六州:五代時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十六個州,這里比喻領土的喪失。
王氣:帝王之氣,象征國家的興盛。
艟艨:戰(zhàn)船。
劉表:東漢末年荊州牧,這里指依附他人并非良策。
唐衢:唐代詩人,常因時事而痛哭,這里表示痛心疾首。
隨槎:指出使。
和戎:與外敵議和。
馬后書生諫:可能指一些有識之士的諫言。
塞翁:出自“塞翁失馬”的典故,比喻得失無常。
此詩創(chuàng)作于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詩中提到的“和議”即指此。當時臺北兵民激于和議發(fā)生交變,詩人偕家內(nèi)渡,途中歷經(jīng)艱險。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懷著悲憤、痛苦的心情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以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和戎之策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內(nèi)憂外患、領土喪失的痛心和對和戎之策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意象和典故,使詩歌內(nèi)涵深刻,情感表達強烈。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愛國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長夜氣始凄,木棉被重裘。端坐思古人,寒燈耿悠悠。是時病初間,背汗仍未收。學業(yè)坐妨奪,田蕪廢鋤耰。高堂有老親,遍身無完紬。丈夫庇四海,而以俯仰憂。口腹非所營,水菽吾當求。明旦理黃犢,進我南岡舟。
我從省事來,過失恒十九。喜怒朝屢遷,言為夕多茍。平生昩慎獨,即事甘掣肘。孔子萬世師,天地共高厚。顏淵稱庶幾,好學古未有。我才雖鹵莽,服膺亦云久。胡然弗自力,萬化脫樞紐。頹顏無復少,此志還遂否。歲月豈待人,光陰隙中走。念此不成眠,晨星燦東牖。
久客俄驚換歲華
歸時贏得睹梅花
風輕日暖清芬逗
我與春光共到家
花落長安春事過,側(cè)身天地甲兵多。馬卿消渴空成賦,阮籍徉狂獨放歌。病起春風吹鬢發(fā),酒醒寒月上關河。憑欄卻憶十年事,長嘯誰持返日戈。
萬方云氣護蓬萊,春色蒼茫紫極開。天闊高臺招駿去,風生大漠射雕來。明時病益江湖思,佳節(jié)愁深鼓角哀。堪笑腐儒通籍晚,艱危心折請纓才。
頻年烽火滯天涯,隱幾蕭條感物華。萬里春衣空過雁,千村寒食自飛花。人間謾憶沖星劍,海上虛疑貫月槎。自惜不才成傲吏,一辭神武即煙霞。
含香朝退每從容,一眺乾坤極漢封。三輔地形通王氣,五陵春色入邊烽。西南戰(zhàn)檄何時息,吳楚軍儲此日供。病憶羅浮塵夢里,斷云睛掛海門松。
榿木慚桑低別壤,
芋苗護稻遠分行。
上書莫道便他郡,
學稼終宜老故鄉(xiāng)。
早潮人說船行易,五十里路夕未至。夜深雷雨破空來,疑是城頭戰(zhàn)方利。小船漏水時欲沈,褲襪無乾不能睡。
燒燭聊談紙上兵,到曉剛成六千字。
遙遙乍見當頭旗,船得順風槳生翅。須臾系纜營東頭,萬帳星羅真得地。
此時雨猛更逐人,草滑泥深策無騎。束縛芒鞋側(cè)足行,軍前豈可輕兒戲。
漸聞朝令許傳呼,長揖扣門敬投刺。將軍竟作階下迎,才見逃人先迸淚。
敢謂此賊不難平,三月遷延自攻愧。張髯怒罵驕兒兵,如所云云頗非醉。
坐來徐獻袖中書,五策居然中三四。欲推欲挽忽沈吟,前席無聲似酸鼻。
但言大帥在鐘山,到彼雄心儻一試。我聞未免中狐疑,于我何嫌若引避。
歸船聽取道旁語,請戰(zhàn)都非大帥意。將軍近已病填膺,不是將軍不了事。
桃浪一痕圓,躍起雙雙鯉。牽惹倚闌人,恨滿東風里。
織錦不成章,和恨和愁寄。辛苦到郎邊,中有相思字。
群花泣盡朝來露。爭奈春歸去。不知庭下有荼蘼。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淡中有味清中貴。飛絮殘英避。露華微滲玉肌香。恰似楊妃初試、出蘭湯。
高隱青門幸不侯,西園麈尾盡英流。當筵酒陣飛千盞,藏匣詩牌剩幾籌。
青雀舫,紫貂裘,安排琴劍老蘇州。與君重訂鷗邊約,早占青山買莫愁。
呂氏強梁劉氏危,
宮中枕臥復誰知。
釀成外戚中官禍,
興漢已開亡漢基。
金甌永固識人和
萬里烽煙發(fā)興多
設使山林有暗曉
更須太息論如何
接物襟懷曠,推賢品藻精。
謀猷存二府,臺閣遍諸生。
帝念宮臣舊,恩隆袞服榮。
春風綠野迥,千兩送銘旌。
余本尋春客,
君為入幕賓。
當門題午字,
誰是會心人。
蕭疏仄徑秋容瘦。卷簾生怕西風驟。憔悴不勝寒。戀枝將欲殘。
凄迷風雨亂。時序匆匆換。一樹尚垂垂。如儂病起時。
地迥高霞入,
城孤宿雨沉。
萬家春樹密,
一徑晚花深。
頌酒頻招賞,
游仙偶息心。
欣逢鸞鶴侶,
何異在山林。
隴麥茁尚短,
畦蔬裁未勻。
既饑還苦饉,
度臘復當春。
往者雖深念,
天乎本至仁。
忽來風不斷,
遂俾雪無垠。
摵摵初兼霰,
霏霏且蔽塵。
田家欣鼓舞,
客子敢顰呻。
破衲深跧夜,
生薪急燎晨。
無從漉醅舊,
聊且賦詩新。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