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曾見虞座師二首
遲遲日月在壺中,佳氣東南自郁蔥。誰向香山誇白傅?還如洛社有溫公。九重夢卜虛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風。閑卷絲綸到溪畔,兒童爭識釣璜翁。
國步艱難倚老臣,翩翩鶴發待蒲輪。由來仁壽關元氣,不藉仙方養谷神。齒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長系洞中身。欲傳衣缽還能否,曾是門前立雪人。
遲遲日月在壺中,佳氣東南自郁蔥。誰向香山誇白傅?還如洛社有溫公。九重夢卜虛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風。閑卷絲綸到溪畔,兒童爭識釣璜翁。
國步艱難倚老臣,翩翩鶴發待蒲輪。由來仁壽關元氣,不藉仙方養谷神。齒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長系洞中身。欲傳衣缽還能否,曾是門前立雪人。
時光緩緩,仿佛停留在壺中,東南方向祥瑞之氣郁郁蔥蔥。誰還會在香山夸贊白居易呢?這里就如同洛社有司馬光一樣。皇帝多次殷切期盼,一代官員都對您拜服。您悠閑地收起釣絲來到溪邊,孩子們都爭著認識您這位如呂尚般的賢才。國家局勢艱難依靠著老臣,您白發飄飄等待著朝廷的征召。長壽本就與天地元氣相關,不必借助仙方來調養精神。大家都推崇您德高望重如天下之父,國家安危長久地系于您一身。想要傳承衣缽是否可行呢?您曾是那門前冒雪站立的求道之人。
遲遲:緩慢的樣子。壺中:有仙境之意。
佳氣:祥瑞之氣。郁蔥:茂盛的樣子。
香山:白居易晚年居香山,自號香山居士。白傅:即白居易,曾官太子少傅。
洛社:北宋時司馬光等在洛陽組成耆英會,被稱為洛社。溫公:司馬光,封溫國公。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夢卜:殷高宗夢得傅說,周文王占卜得姜尚,后以“夢卜”比喻帝王求得賢相。虛前席:漢文帝曾在宣室向賈誼虛心請教,這里指皇帝對賢才的渴求。
冠裳:指官員。
絲綸:釣絲,這里指釣魚。釣璜翁:指呂尚,傳說他曾在磻溪垂釣,釣到一塊玉璜。
國步:國家的命運。
蒲輪:用蒲草裹輪的車子,古代征聘賢士時用,以示禮敬。
仁壽:長壽。元氣:指天地間的大氣。
谷神:道家指空虛變幻的自然精神。
齒德:年齡和德行。
衣缽: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后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術、技能等。門前立雪人:指楊時程門立雪的故事,這里表示曾見虞曾有求學的經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國家局勢可能面臨一定困難,需要像曾見虞這樣的老臣來支撐。詩人可能是曾見虞的門生,為表達對座師的祝壽和敬仰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座師曾見虞祝壽并表達敬意。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生動地展現了曾見虞的賢能和重要地位。在文學史上雖無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懷袖猶存三歲字,雙魚珍重越江濱。日南不寄明珠淚,詞客秋來好是貧。
秋水澄澄碧,河洲面面風。白蘋留不住,吹入蓼花叢。就岸維舟近,回檣掛席同。棹歌何處所,人在晚涼中。
浩浩春波朝復暮。悠悠倦客傷歧路。渾似故溪煙又雨。瀟灑處。一樽溪友開心素。忘卻閑身須急度。夕陽慣聽漁歌舉。只欠浦花三四樹。閑中趣。春風何待鱸魚去。
清霜夜落武陵溪,水上蒼煙十丈齊。野爨冷燒紅葉火,村舂寒接五更雞。不眠枕上多新得,所過山中有舊題。起問昨宵沽酒處,人家只在小橋西。
云深巖寺古,復此涼雨積。樹密聽猿啼,苔深斷人跡。觀理閑慮遣,懷君苦情役。觴酒對幽花,徘徊候山屐。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乾坤方洶洶,身世獨遑遑。萬里空形影,全家墮虎狼。悲歌三百首,一一斷人腸。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滄洲鎮上草茸茸,白水青塘春正同。柱杖褰裳無遠近,牧雞人是白頭翁。
勘得天地心,舉頭驚坐起。巨靈矗我前,一萬年在此。
空山十日想清輝,兩笠真同坐翠微。論道我慚非白鹿,好賢君已到緇衣。禹周天下應難少,沮溺于今敢厚非。出處論心能不異,溪山何用久相依。
敢誇異種出云南,老圃新畦也自堪。擊節有誰知此味,介君能辣白能甘。
諸公對奕我高眠,此法非人不可傳。四腳棋槃皆黑子,孝先從此便爭先。
宛轉一臂斷,流落二喬輕。覆水巳無及,通家如有情。歸來妝粉暗,啼罷淚痕清。莫道紅裙怯,官家盛甲兵。
經禪不出戶,山色舉頭新。絕磴應妨馬,危途轉畏人。塵勞余裹足,電路爾觀身。莫更生嗔惱,西游本宿因。
面面峰巒絕,橫天鐵壁青。飛泉若煙霧,白晝走雷霆。激石成三疊,穿云出九屏。無人知此勝,來往水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