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歸去 懷張補闕螺浮病假歸禾中
辭金闕。何似茂陵歸切。
東山絲竹西山笏。海天還弄明月。
曾記柳條初折。又是馬蹄霜結。
延秋門外花如雪。今年恁時節。
辭金闕。何似茂陵歸切。
東山絲竹西山笏。海天還弄明月。
曾記柳條初折。又是馬蹄霜結。
延秋門外花如雪。今年恁時節。
辭別了京城。哪比得上司馬相如急切歸茂陵的心情。在東山欣賞音樂,在西山手持朝笏。還能在海天之間賞玩明月。還記得當初折柳送別時,如今又是馬蹄踏在霜上。延秋門外繁花如雪,今年又是這個時節。
金闕:指皇宮。
茂陵歸切:司馬相如曾因病退居茂陵,這里表示急切歸鄉之情。
東山絲竹: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常以絲竹自娛,這里指閑適生活。
西山笏:笏是大臣上朝用的手板,西山笏表示在朝中為官。
延秋門:長安禁苑西門。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張補闕螺浮病假歸禾中,作者送別友人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詞。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作者對友人歸鄉生活有所感觸。
此詞主旨圍繞友人歸鄉,突出對友人歸鄉的態度和時光變化的感慨。語言精煉,用典巧妙,在同類送別懷人詞中有一定特色。
閒庭隨分占年芳,裊裊青枝淡淡香。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黃。
溪水流東去,垂楊對我門。凄涼斷橋路,殘月照黃昏。
曾憶秋風戰氣殘,寶刀空染鸊鵜寒。虎頭未老雄心在,誰向營門夜夜看。
千古同悲臨海駱,人間奇辱從容。有情珠水尚能東。高天厚地,何計得相逢。人哭人歌過耳際,幾曾心死秋風。也知流落意無窮。男兒斧鉞,一較看誰雄。
清淺河橋下,猶傳廣濟名。畫圖山里色,環佩水中聲。數幅云帆遠,千層雪浪平。往來多信宿,不盡古今情。
可憐江上雪,回風起復滅。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朝鶯日弄響,暮條行可結。咸言不適時,安知非矯節。
海味初南食,連朝玉箸香。荼蘼番女露,甘蔗越人霜。月滿珠多肉,天寒蠣有黃。知君因異物,一一紀炎方。
聞道松庵叟,栽花迷四鄰。花今饒鳥語,松亦老龍鱗。白首緘泥坼,青春酌酒頻。仙郎叨附驥,因得頌莊椿。
野寺臨晴晝,園花照暮春。夕陽千樹繞,芳草一江鄰。有客來何處,逢人寄此身。遠公能好事,頭白更相親。
登臨休作楚囚悲,遮莫人心知漢思。疇昔百聞今一見,勉旃報國在男兒。幾因護客數登臨,悵望神州久陸沉。今日登臨身是客,經行應切此時心。
鎮日無人獨掩門,梨花月上又黃昏。空余孤枕不成寐,撥碎琵琶彈淚痕。
南鄰索菊東鄰送,只欠江州酒榼來。數月苦心三日賞,一般清艷兩家開。
歲事多因荊楚俗,無端送舊與迎新。閭閻總趁笙歌樂,云物何勞占候勤。爆竹先聲知臘盡,屠酥半醉覺年分。香風暗逐梅花綻,始信今朝酒有神。
但得心空境即空,此生甘作住山翁。種桃臨澗防流水,放鶴排云信遠風。辟谷有時煨芋米,卓錐無地結茅篷。孤峰獨宿尋常事,百鳥何須識懶融。
謠諑紛紛安足數,毀家不汝相從。蕪園歸日正霜風。繁華夢斷,忍恨對殘紅。掛角讀書聊作計,何妨白眼雞蟲。人生多住大槐宮。未應惆悵,草澤問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