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張及庵乞米
南山近日飯籬空,
衲子難教口欱風。
引臂上方香積界,
須勞金粟展神通。
南山近日飯籬空,
衲子難教口欱風。
引臂上方香積界,
須勞金粟展神通。
南山近來吃飯的米都沒了,和尚們可不能只喝西北風。向寺廟的廚房求助,還得勞煩您像金粟如來一樣施展神通來救濟。
飯籬:裝飯的器具,這里代指米糧。
衲子:僧人,和尚。
欱(hē)風:喝風,指沒東西吃。
上方:指佛寺。香積界:佛國、佛寺廚房。
金粟:金粟如來,這里借指張及庵,希望他能像佛一樣有能力幫助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南山寺廟僧眾面臨缺糧困境,作者無奈之下向張及庵求助,可能當時社會糧食供應不穩定或寺廟經濟困難。
此詩主旨是為僧眾缺糧向張及庵求助。特點是直白陳情,不事雕琢。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寺廟生活狀況和求助文化。
久出嘗思賦式微,半生心事少人知。
登高且泛寒花酒,扶老須憑勁竹枝。
樵逕緩躋山詰曲,羈懷難琢句新奇。
絕憐萬里澄秋霽,辜負潘郎風雨詩。
勘破西銘識本真,添來注腳又重新。
父天母地元同體,物與民胞總是春。
放蕩異端黃老佛,紛爭戰國楚齊秦。
要知俯仰皆無愧,請向圣賢求事親。
傳呼門外駭還驚,忙著荷衣倒屣迎。
皂蓋朱幡人從簡,雕鞍繡勒馬蹄輕。
群中駑頓增高價,爨下桐方有烈聲。
多謝使君青顧后,免教汩沒度浮生。
平生學屠龍,終乃成履豨。
國亡身未殯,戮死竟何如。
衣帶日以緩,鬢發日以疏。
晨風懷苦心,不能高奮飛。
獨抱三圣易,終焉老吾廬。
生朝自頌豈非呆,吟得詩成亦快哉。
六十平頭慳兩歲,百千往事付三杯。
在家清苦僧留發,立世支離櫟不材。
卻是與梅緣分厚,年年此日向儂開。
籬編紅槿障蓬茅,半近城闉半近郊。
苔繡曲蹊千萬點,梅窺碧沼兩三梢。
閑將今古澆胸臆,嬾把榮枯問卦爻。
一自漁樵分席后,清泉白石與論交。
春闌聞杜宇,歸去意難禁。
蜀道連天崄,郫城隠霧深。
差池當日事,懊恨此生心。
閱世多興廢,君休憶故林。
融和天氣好,攜杖作清游。
景物自消長,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際寺,花映水邊樓。
欲寫歸吟卷,敲推手不休。
牧豎橫清笛,騎牛引犢歸。
陰凝山髣髴,暝合樹依稀。
風逼衣裘冷,天將雨雪霏。
倚闌遙睇處,接翅有鴉飛。
蜃境平生夢,名場逝水川。
相逢驚白發,一醉仰青天。
浪出疑鷗笑,遄歸伴鶴眠。
故人知道意,珍重寄詩篇。
古歙遭逢定宿緣,作成和氣致豐年。
一溪浪靜一溪月,百里民安百里天。
草茂圜扉花滿縣,雨余村落水通田。
正慙欠識荊州愿,忽拜雕冰鏤玉篇。
數椽欹欲壓,髣髴玉川廬。
不結市朝夢,惟便水竹居。
靜中諳世味,貧里見親疏。
忽怪幽池漲,元通灌稻渠。
萬木風饕凍欲癡,孤根逗暖正斯時。
樹槎牙歷百千歲,花摘索開三兩枝。
兄弟山礬應未稱,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標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滿世知。
黃粱已熟夢初醒,束擔匆匆促去程。
手挈杖端和袖裹,氣呵髭上覺冰生。
山銜斗柄兩三點,犬吠籬根四五聲。
何處梅花開較早,清香暗度動詩情。
多謝老彌明,金芽石鼎烹。
一甌浮雪白,兩腋覺風清。
齒頰回真味,詩聯悟道情。
北窗高臥處,魂夢到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