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松歌贈梅瞿山孝廉
瞿山瞿山才思真無比,左列丹黃右圖史。
詩成不讓謝宣城,畫就直壓畢庶子。
我在秦淮一遇君,終日接席細論文。
偶出一幅小松畫,咫尺摩空蕩煙云。
盤虬舞鶴多宛轉,駢枝屈影更披紛。
一若風雨相翳薄,又若日月為蒸曛。
噫嘻此畫如有神,鱗紋斑剝何嶙峋。
對君棱棱好豐骨,干霄足與同輪囷。
惜我獨少鵝溪絹,韋家父子安足羨。
從今高望敬亭山,但詠澄江靜如練。
瞿山瞿山才思真無比,左列丹黃右圖史。
詩成不讓謝宣城,畫就直壓畢庶子。
我在秦淮一遇君,終日接席細論文。
偶出一幅小松畫,咫尺摩空蕩煙云。
盤虬舞鶴多宛轉,駢枝屈影更披紛。
一若風雨相翳薄,又若日月為蒸曛。
噫嘻此畫如有神,鱗紋斑剝何嶙峋。
對君棱棱好豐骨,干霄足與同輪囷。
惜我獨少鵝溪絹,韋家父子安足羨。
從今高望敬亭山,但詠澄江靜如練。
瞿山啊瞿山,你的才思真是無人能比,左邊擺放著批注書籍用的紅、黃兩種顏色的筆,右邊堆滿了經史典籍。你寫成的詩歌不遜色于謝宣城,畫出的畫作能直接壓倒畢庶子。我在秦淮與你相遇,整日同席而坐,仔細地討論文章。你偶然拿出一幅小松畫,雖尺幅不大卻有直入云霄、蕩滌煙云的氣勢。畫面中松樹像盤繞的虬龍、飛舞的仙鶴般姿態婉轉,枝丫交錯、影子曲折,顯得更加紛繁。一會兒好像有風雨相互遮蔽,一會兒又好像日月的光芒在蒸騰。哎呀,這幅畫真是如有神助,松樹上的鱗紋斑駁,多么嶙峋啊。面對你那剛正有風骨的樣子,這松樹直上云霄的氣勢足以和你相匹配。可惜我唯獨缺少鵝溪的絹帛,韋家父子又哪里值得羨慕呢。從今以后我遠遠望著敬亭山,只吟詠著‘澄江靜如練’這樣的詩句。
丹黃:批注書籍用的紅、黃兩種顏色的筆。
謝宣城:指謝朓,曾任宣城太守,以詩歌著稱。
畢庶子:畢宏,唐代畫家,擅長畫松。
秦淮:秦淮河。
接席:座位相連,形容關系親近。
摩空:直入云霄。
盤虬:盤繞的虬龍。
駢枝:并列的枝丫。
翳薄:遮蔽。
蒸曛:熱氣升騰、昏暗。
棱棱:剛正的樣子。
輪囷:高大挺直的樣子。
鵝溪絹:四川鵝溪產的絹,質地優良,是書畫家常用的材料。
韋家父子:指唐代畫家韋鑒、韋偃父子,以畫馬和松石著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澄江靜如練:出自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在秦淮與瞿山相遇,二人相談甚歡,瞿山拿出小松畫,詩人被其才思和畫作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瞿山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瞿山的才思和畫作,突出其藝術才華和高尚品格。其特點是情感奔放,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生動描繪畫作。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藝術的推崇。
捫蘿共掃碧臺煙,一洞天開一洞天。詩社稱公多杰作,同來登眺更超然。
有德于民廟貌崇,我來端為謝年豐。曰旸曰雨皆神力,不止南風與北風。
登山何事更尋山,花木參差亂石間。萬壑千巖方寸地,誰能深入便忘還。
春深翠檻花如醉,月滿昭陽正歌吹。珠佩長眠白燕釵,玉甌擊落文犀淚。
倡人歌吹罷,對鏡覽紅顏。拭粉留花稱,除釵作小鬟。綺燈停不滅,高扉掩未關。良人在何處,光唯見月還。
臨風思永夕,極目感深秋。月落應同照,溪陰故獨流。鳥啼清露下,雁過薄寒收。衰草猶如岸,空依此夜舟。
野人常占白鷗沙,今夕同舟對落霞。鴻雁幾聲??丸?,蒹葭一水望仙槎。風含露下炎蒸散,月擁潮平逸興加。何處鳴榔聽不盡,推篷真樂在漁家。
泠泠溪畔月中親,多恐深情認不真。澹素衣裳那入世,清香魂魄易迷人。精神但結平生愛,消息誰通半夕因。天地自來皆夢藪,怪他何獨是梅身。
正德英名已播傳,南征北剿敢當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鎮江山萬萬年。
十年為客未還家,贏得毿毿兩鬢華。別后故人應念我,不來踏雪看梅花。
每欲涂鴉每自驚,十年輸與管毫輕。篇彰玓瓅三千字,書絕韋編一百城。竊喜依微窺大義,不堪孟浪避狂生。由他呱噪闐于耳,吾自文心對月明。
半年不復作鯨吞,白飲無紅攪不紅。今日不愁人不醉,太真新出浴湯溫。
幽居敢謂謝玄暉,茅舍蕭條自掩扉。歲月獨憐青竹杖,水云元傍蒼苔磯。沙昏宿鷺愁饑立,草腐新螢學暗飛。往事十年俱莫問,淚痕唯有舊牛衣。
間氣凝清洛,榮光萃碧嵩。地靈騰鳳羽,澤遠勝蘭叢。元愷千年會,夔龍一代雄。棘槐成世業,簪履擅名宗。雅望歸時哲,清朝宅上公。廟廊資柱石,寰宇荷帡幪。遐想開先德,深惟裕后功。溯源尋故址,肯構飾新工。肇跡儀刑遠,承家奕業同。浚祥今再始,長發正無窮。
故人惟宋子,意氣盡漸離。爾亦悲歌客,能憐畏約時。筑聲今絕代,劍術昔無師。歸去同樽酒,煩君道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