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秦國大長公主挽詞三首
海闊三山路,香輪定不歸。帳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璣。明月留歌扇,殘霞散舞衣。都門送車返,宿草自春菲。
曉發城西道,靈車望更遙。春風空魯館,明月斷秦簫。塵入羅衣暗,香隨玉篆銷。芳魂飛北渚,那復可為招。
慶自天源發,恩從國愛申。歌鐘雖在館,桃李不成春。水折空還沁,樓高已隔秦。區區會稽市,無復獻珠人。
海闊三山路,香輪定不歸。帳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璣。明月留歌扇,殘霞散舞衣。都門送車返,宿草自春菲。
曉發城西道,靈車望更遙。春風空魯館,明月斷秦簫。塵入羅衣暗,香隨玉篆銷。芳魂飛北渚,那復可為招。
慶自天源發,恩從國愛申。歌鐘雖在館,桃李不成春。水折空還沁,樓高已隔秦。區區會稽市,無復獻珠人。
大海遼闊,通往三山的路那么遙遠,公主乘坐的香車肯定不會再回來了。帳幕中空空蕩蕩,精美的翡翠飾品也沒了生氣,玉佩冰冷,上面的珠璣也失去了光彩。明月仿佛停留在曾經歌舞的歌扇上,殘霞好似消散在那舞動的衣衫間。在都城城門送別靈車返回,荒草在春日里獨自繁茂。清晨從城西道路出發,靈車越看越遠。春風白白地吹拂著公主的館舍,明月下再也聽不到如秦簫般美妙的樂聲。灰塵染暗了羅衣,香料隨著篆香燃盡而消散。公主的芳魂飛向了北面的水洲,再也無法招回。公主的福澤從皇家源頭生發,恩寵因國家的厚愛而彰顯。歌鐘雖然還在館舍中,但桃李卻無法帶來春天的生機。河水曲折流去又空自回到沁水,高樓已將人分隔在秦地。像那會稽市中微不足道的賣珠人,再也沒有能向公主獻珠的人了。
香輪:指華麗的車。
翡翠:指精美的飾品。
珠璣:珍珠,這里指玉佩上的裝飾。
魯館:春秋時魯莊公為迎娶齊女哀姜而特意建造的館舍,后泛指公主的住所。
秦簫:傳說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簫,后與蕭史一起成仙而去,這里借指公主的美好音容。
玉篆:指盤香。
天源:指皇家。
歌鐘:樂器。
沁:沁水。
此詩是詩人為秦國大長公主的去世而作。秦國大長公主身份尊貴,其去世是一件大事。詩人可能出于對公主的敬重以及對皇家恩寵的感受,寫下這三首挽詞以表哀悼。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在公主去世后不久,當時皇家沉浸在哀傷的氛圍中。
這三首挽詞主旨是哀悼秦國大長公主的離世。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營造出哀傷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沒有特別重大的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詞創作的風格和水準,體現了對逝者的尊重和悼念之情。
昔有二道士,學道隠此山。
一覺徑超詣,脫屣遺人寰。
石影未滅沒,半出林巒間。
空山以名存,高蹤那能攀。
下有可人翁,老去雙鬢斑。
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鳥還。
神交藐千古,試為問丸丹。
地不喧車馬,蕭然一草廬。
曲通樵牧逕,正合野人居。
秋老欣禾熟,林寒覺葉疏。
高歌仍鼓腹,世事豈關渠。
百年弓劍入橋陵,豈料三泉化劫塵。
空有魚燈照荒土,忍將玉軸問遺民。
蒼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臥石麟。
寒食家家上丘冢,六宗盂飯屬何人。
萬事空花過眼無,到無言處自心孚。
踐頭蘇爨芻何用,垂耳鹽車馬以瘏。
野鶴不須驚客去,山雌一任笑人癯。
他年史氏求遺稿,幸免臺中道噤烏。
洲上檀欒竹萬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根雖易地終無異,操直參天也不難。
冠借皮為疑斗燦,杖憑枝作覺龍寒。
步虛詞罷幽閑處,好勘黃庭悟寸丹。
夜舟不藏壑,川流無回波。
百年逐憂樂,晝夜相戛摩。
逝者不復來,皓首成蹉跎。
誰歟傷鳳衰,毋乃楚狂歌。
茲世固難免,縱有朝與鮀。
猗蘭曲易彈,祇恐聽者訛。
折楊雜黃荂,每與俚耳和。
感此歌晨風,忘我將如何。
山水新安斗大邦,也煩臨按馬蹄香。
扶持秀士蛟逢雨,糾察貪夫草遇霜。
對景詩成吟思好,劭農心切去裝忙。
自慚野叟何為者,白雪陽春拜兩章。
日暮佳人雪滿簪,不堪重聽楚騷吟。
游豚吹浪江風惡,穴蟻坯封山雨深。
遯世敢談枰外著,濟時空抱夢中心。
閑花滿地將軍老,莫向東風更鼓琴。
爆竹傳聲又歲除,流年不駐隙中駒。
屠蘇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曉廚。
彩絢戶庭更鬰壘,歡傳院落競樗蒲。
老來樂事關心懶,吟對梅花撚斷須。
倒指頭顱六十余,尤堪抱甕灌園蔬。
生來自得江山趣,身后何消竹帛書。
無事關懷心寂寂,有時敲句意徐徐。
乘閑問柳尋花去,緩步安然當小車。
桂薪玉米轉煎熬,口體區區不勝勞。
今日難謀明日計,老年徒羨少年豪。
皮膚剝落詩方熟,鬢發滄浪畫愈高。
自顧一寒成感慨,有誰能肯解綈袍。
秋風來巖谷,萬竅生寂虛。
畏隹忽怒號,披拂其誰居。
天地等一馬,逝者無停車。
君看郭外冢,荒丘無人鋤。
月冷岸葭蒼,風勁山木震。
搗砧誰家婦,聲急心緒紊。
為問聲何哀,聲聲怨時運。
何許從英皇,蒼梧叫虞舜。
涼入郊墟暑漸微,奈何節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異尋常月滿時。
按舞霓裳仙綽約,長舂靈藥兔迷離。
廣寒宮桂花空發,近世無人折一枝。
滿目湖山恨,憑欄淚雨揮。
泉寒龍已化,云盡鶴猶飛。
樓影搖波亂,鐘聲隠岫微。
誰家航十錦,歌舞夜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