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八首
閒來石上臥長松,百衲袈裟破又縫。今日不愁明日飯,生涯只在缽盂中。
臨溪草草結茆堂,靜坐安然一炷香。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老老山僧不下階,雙眉恰似雪分開。世人若問枯松樹,我作沙彌親見栽。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馀。卻被世人知住處,更移茆舍作深居。
茆檐靜坐千山月,竹戶閒棲一片云。莫送往來名利客,階前踏破綠苔紋。
豈是栽松待茯苓,且圖山色鎮長青。他年行腳不歸去,留與人間作畫屏。
閒來石上臥長松,百衲袈裟破又縫。今日不愁明日飯,生涯只在缽盂中。
臨溪草草結茆堂,靜坐安然一炷香。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老老山僧不下階,雙眉恰似雪分開。世人若問枯松樹,我作沙彌親見栽。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馀。卻被世人知住處,更移茆舍作深居。
茆檐靜坐千山月,竹戶閒棲一片云。莫送往來名利客,階前踏破綠苔紋。
豈是栽松待茯苓,且圖山色鎮長青。他年行腳不歸去,留與人間作畫屏。
閑暇時在長松下的石頭上躺臥,百衲袈裟破了又縫補。今天不愁明天的飯食,生活所需都在缽盂之中。臨近溪水匆忙搭建起茅草屋,安靜地坐著燃上一炷香。并非是要平息內心去除妄想,只是因為沒有什么事情值得去思量。年老的山僧不下臺階,雙眉像雪一樣分開。世人若問那枯松樹,我做沙彌時親眼見人栽種。一池荷葉可做無盡的衣服,幾樹松花有吃不完的食物。卻被世人知道了住處,只好再把茅屋搬到更深的地方居住。在茅檐下靜靜坐著看千山月色,在竹窗邊悠閑地與一片云相伴。不要迎來送往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免得他們在階前踏破綠苔的紋路。難道是為了栽松樹等它長出茯苓,只是希望山色長久地保持青翠。有朝一日云游四方不再歸來,就把這山色留給人間當作畫屏。
百衲袈裟:用許多碎布片縫成的袈裟。
缽盂:僧人的食器。
茆堂:茅屋。
息心:平息內心。
沙彌:佛教中初受戒的男子。
茯苓:一種中藥材,生長在松樹根部。
行腳:僧人云游四方。
此詩作者可能是一位隱居山林的僧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追逐名利,而作者選擇隱居山林,過著與自然為伴、遠離塵世紛擾的生活,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這組詩,以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感悟和熱愛。
這組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居禪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生動展現了隱居生活的閑適。在文學史上,這類詩豐富了禪意文學的內容,為后世了解古代僧人隱居生活和禪學思想提供了素材。
細草幽花七月天,
曲溝叢石亂鳴泉。
齋居三日遺塵事,
夢寂神凝亦自然。
明軒洞豁筠簾遮,眾賓環堵且勿嘩。東西對壘建旗鼓,圜奩方局無參差。
五岳不動四目動,破灰槁木形神悚。冥茫淬厲煉心兵,多算少算務持重。
戰國縱橫術細論,車箱井欄舊譜存。日月九天黃亦道,風雨八陣死生門。
初投數子絕跬步,中邊錯落星辰布。玉滋霞島冷暖殊,手落紋楸后先互。
俄焉兩敵漸紛爭,虛堂殺氣宵騰騰。每于袖手旁觀暇,如聽金戈鐵馬聲。
暗伏明挑先冥索,出入神鬼煎精魄。九邊飛角取遠勢,一著攻心乃上策。
淮陰將兵信指揮,鉅鹿破楚操神機。鏖戰昆陽雷雨擊,虎豹股栗屋瓦飛。
鳥道偏師方折挫,余子紛紛盡袒左。忽訝奇兵天上來,當食不食全局破。
虎斗龍爭古戰場,嬴顛劉蹶勢靡常。到底輸贏歸小劫,爛柯人已閱滄桑。
坐隱仙家藉養性,君今海內推棋圣。奇童爭并鄴侯稱,常勢真堪積薪競。
玄玉文犀照短檠,眼中成敗最分明。夜半局終涼月上,滿窗花影覆空枰。
漢津清淺漾輕波,聞道西山木石多。何事為橋役靈鵲,不教精衛去填河?
縹緲仙家別有天,山中七日世千年。天孫應苦佳期促,夜夜行云不得眠。
詞人遺跡已零星,
山水功名剩小亭。
遮護百年來往客,
不愁苦雨壓江青。
豈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儒林據根柢,玉德著光輝。不遇寧渠戚,傳亡始謂非。及今何所語,徒有淚沾衣。
小作王官試,還為幕府留。綺歌偶意改,散號覓歸休。屈賈當重作,瀟湘漫一游。胡為車未發,已報病難瘳。
資福我跨蹇,智門分命車。那知畢世隔,但惜數年疏。此士豈復有,馀生誰與居。遺文好收拾,驥子記憐渠。
圓珠西北障官衙,疊疊峰巒接九華。
山國隨緣售楚璧,紫霄有路餌丹砂。
蘢蔥曉色驗靈蘊,罨畫晚山襯綺霞。
微徑縈紆入林麓,云中雞犬幾人家。
隼旟歸洛知何日,
鶴駕還嵩莫過春。
惆悵香山云水冷,
明朝便是獨游人。
先生頭白發垂耳,博士無官家萬里。講席漂零笠澤云,鄉心斷絕昆明水。
南來道者為蒼公,說經如虎詩如龍。大渡河頭洗白足,一枝椰栗棲中峰。
與君相見砉然笑,石床對語羈愁空。故園西境接身毒,雪山照耀流沙通。
神僧大儒卻并出,雕題久矣漸華風。嗚呼銅鼓鳴,莊蹻起。青草湖邊筑營壘,金馬碧雞悵已矣。
人言堯幽囚,或言舜野死,目斷蒼梧淚不止。吾州城南祠仙子,窈窕丹青映圖史。
玉棺上天人不見,遺骨千年蛻于此。先生結茅居其傍,歸不歸兮思故鄉。
盡道長沙軍,已得滇池王。伏波南下開夜郎,烏爨孤城猶屈強。青蛉絕塞終微茫。
忽得山中書,蒼公早化去。支遁經臺樹隕花,文翁書屋風飄絮。
噫嘻乎悲哉!香象歸何處,杜宇啼偏哀。月明夢落桄榔臺。
丈夫行年已七十,天涯戎馬知何日。點蒼青,洱海白,道路雖開亦無及。
急峽高流日夜東,嵌空怪石浪穿礱。
濤喧灘口波翻雪,云斷山腰氣吐虹。
幾陣堂堂峰硉矹,一泉滴滴水玲瓏。
我行天下今將半,安得名山如此工。
邑小無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憐同燕雀,何處種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往來工所近,緩步踏平沙。
父子情深苦亦深,
蓋天神武一沾襟。
想當拔刃投床際,
也憶海池舟里心。
茅庵小筑。疏梅幾樹。能伴幽獨。無生晤速。長齋繡佛、前身是金粟。
經翻貝葉,清磬里、蓮根似浴。微笑拈花,儼然是先生天竺。
染翰瓷緗竹。慧業文人更清福。坐老蒲團,空階秋草綠。
映不染禪心,一枝芬郁。誰道仙子塵凡,料兜率、蓬山任歸宿。
花雨吹煙,團成香玉。
青粉墻低望里遙,
紅泥亭子柳千條。
郎船但逐東流水,
西麗橋來北麗橋。
記疏林霜墮蘄門秋,高談四筵驚。擊珊瑚欲碎,長歌裂石,分取狂名。
短夢依依同話,風雨客窗燈。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
驀上長安舊路,悵春來王粲,還賦離亭。喚天涯綠遍,今夜子規聲。
待攀取垂楊寄遠,怕楊花比客更飄零。凄涼調,向琵琶聲里,唱徹幽并。
佛祖真機,曾無準的。
鉤鎖連環,刀挑不出。
石田有個道處,未必諸人委悉。
摩訶般若波羅蜜,甚深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