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牛 李密
牛背蒲韉穩若舟,吾伊聲里觸前騶。當時項羽成何事,能使郎君讀未休。
背臥斜陽齔短芻,箭鋒猶帶血模糊。家人不用驚相報,且讀床頭一卷書。
問喘軒車駐道周,不因群斗少遲留。若言燮理成虛語,試問齊王觳觫牛。
軛牛解去旋來歸,慚負富軒罪莫違。楚國有弓誰得失,驪黃寧辨是耶非。
牛背蒲韉穩若舟,吾伊聲里觸前騶。當時項羽成何事,能使郎君讀未休。
背臥斜陽齔短芻,箭鋒猶帶血模糊。家人不用驚相報,且讀床頭一卷書。
問喘軒車駐道周,不因群斗少遲留。若言燮理成虛語,試問齊王觳觫牛。
軛牛解去旋來歸,慚負富軒罪莫違。楚國有弓誰得失,驪黃寧辨是耶非。
牛背上墊著蒲團安穩得像小船,讀書聲里驚動了前面的侍從。當年項羽成就了什么事呢,卻能讓公子讀書不停。牛背著夕陽臥著嚼著短草,箭鋒還帶著模糊的血跡。家人不用驚慌來報告,我且讀床頭的一卷書。官員的車駕停在路邊詢問牛喘之事,不是因為牛群爭斗而稍作停留。如果說調和治理國家是假話,那請問齊王見到發抖的牛又作何解釋。牛卸下軛具后又回來,我慚愧辜負了富軒,罪責無法逃避。楚國人丟了弓,誰得誰失又如何,哪還能分辨毛色的好壞、是非對錯。
蒲韉(jiān):蒲草做的馬鞍墊子。
吾伊:讀書聲。
前騶(zōu):在馬前喝道的侍從。
齔(chèn):咬,嚼。
問喘:指關心民間疾苦。典出《漢書·丙吉傳》,丙吉外出見牛喘而詢問。
軒車:有帷幕的車,古代大夫以上所乘。
燮(xiè)理:調和治理。
觳觫(hú sù):因恐懼而發抖。
軛(è):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驪黃:黑色和黃色,指馬的毛色,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現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爭斗和官場的復雜情況。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對讀書有執著追求,同時又關注社會現象、思考人生和社會治理問題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用多個與牛相關的場景和典故,從不同角度展現生活和社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官事人人袞,誰憐寂寞鄉。卑高多貴賤,寒暑易炎涼。嘆息弦歌美,殷勤篇翰長。閒民為興起,交道得其詳。
清溫斗帳伴梅花。花影窗紗,人影窗紗。夢余詩思繞天涯,手中花耶,意中花耶。拈來已是白牛車,說盡蓮華,說盡楞伽。水沈煙篆惹盂茶,雪滿袁家,香滿林家。
四時有更謝,逝者一已疾。冉冉暮春至,和風轉陽律。感子共寮寀,歡會聊暇日。宿雨朝未休,途潦莽四溢。躊躇立前庭,恐茲節序失。駕言策駑馬,西瞻子云室。高樓廠云漢,良朋三與七。逍遙綜壺奕,談笑散書帙。勝負誰為謀,詼諧不可詰。舉爵長檐下,移榻更促膝。酒酣氣益?,憑闌撫吟筆。西山涵暮景,峰嶂眇崷卒。東園桃李花,繁華互蒙密。四顧蕩心胸,默默意已悉。山陰極清賞,遠駕亦超軼。幽鳥林外歸,新月云間出。頹然忽復醉,觴詠信非一。攜手各辭去,娛樂難具述。顧茲交分情,豈云甘縱逸。朝陽倚桐樹,可以成琴瑟。茍無樸斲勞,終為負嘉質。人生俯仰間,飄忽等郵驲。緬懷用世心,劬勞那足恤。但惜千載前,古道有彀率。壯志共相勉,老矣徒唧唧。
當年帝子泣湘靈,錦瑟凄涼不可聽。一自英風傳海嶠,至今班竹有馀青。升天入地路茫茫,指引全憑藥一觴。再拜靈前和淚飲,不知人世有瓊漿。海誓山盟愿已違,黃泉攜手笑同歸。他年墓樹生連理,定有鴛鴦作對飛。
計臺使長秘書丞,一士去天三館輕。行詔仙郎主仙監,道山風月倍光明。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棟間,風出窗戶里。借問此何誰,云是鬼谷子。翹跡企穎陽,臨河思洗耳。閶闔西南來,潛波渙鱗起。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將誰使。
佛手驢腳生緣,浩浩叢林盛傳。直饒一穿穿卻,未免十萬八千。
深不可游兮,高不可飛。我后而悔兮,安庸歸。
九歲生來異,豐姿表眾兒。書香期有種,天道竟無知。老淚傷今日,深恩負昔時。泉臺答慈母,蚤晚好相依。
萬里求知己,從君旅雁門。佳期那再得,歧路竟何言。高尚難為客,屠沽易感恩。相思若春草,處處逐王孫。白云來市井,為母一吹簫。馬度關山險,帆歸漲海遙。壺漿漁父與,玉佩美人要。羨爾南陔去,春風蘭杜饒。不斷丹青樹,終南地絡陰。道隨春草長,人與白云深。麋鹿鳴相召,羲皇夢可尋。時時望黃鵠,一寄歲寒心。
蕭公廟前金額字,艷艷花燈照海紅。恰好攏船看一會,爭奈掛帆趁北風。
春日長安車馬迎,密煙輕旭弄朝晴。詩來草動池塘色,吟罷花增館閣情。萬里江湖桃竹杖,十年風雨鐵燈檠。一官樗散空時序,又見春盤細菜生。
十年提舉洞霄宮,帝座雖遙夢寐通。去國惟聞爭許翰,當時原不識陳東。兩河形勢烽煙外,萬里江山指掌中。如此乾坤甘一擲,傷心茍活是高宗。
寒封林樹玉槎芽,銀海搖光眩欲花。清曉蹇驢湖上去,尋梅迷卻路三叉。
天河鑿就馀三畝,臘雨增成四尺波。我與同寮來共看,一時都喜鏡初磨。四山圍繞池居內,百雉周遭人莫過。此是延平新勝概,月明擬辦一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