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姪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 一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遠公喜愛謝康樂,為我打開禪房之門。在瀟灑的松石之下,與清涼山沒有什么不同。花的顏色不沾染塵埃,水和心一樣閑適。靜坐一會兒仿佛度過了小劫,在觀照空明中看天地萬物。
遠公:東晉高僧慧遠,這里借指昌禪師。
康樂:指謝靈運,襲封康樂公。
禪關:指禪房。
小劫:佛教時間概念。
觀空:觀照空理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多與僧人交往。詩人可能在拜訪昌禪師時,被禪院的環境和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禪學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禪境的體悟和追求。其特點是禪意濃厚,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禪學的熱衷和詩歌創作受佛教思想影響的情況。
朝鎖煙霏,暮凝空翠。千峰迥立層霄外。陰晴變化百千般,丹青難寫天然態。人住山中,年華頻改。山花落盡山長在。浮生一夢幾多時,有誰得似青山耐。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方見橫斜忽亂飛,噫其造物未昌時。點衣片片皆詩料,愛惜移時不敢吹。
時和歲稔樂無邊,大有堪書續魯宣。居積囷禾皆萬億,佇看斗米只三錢。花村月照犬無吠,化國日長人醉眠。童叟相觀皆額手,從茲深愿屢豐年。
臉暈輕紅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時。杜鵑叫落花梢月,獨倚東風睡不知。
太行山翠落清樽,秋老黃花冷薊門。夢斷題糕還進酒,年來落葉算歸根。憑崖金像相知未,舊雨銅駝幾個存。落帽風流傳韻事,稍憐嘉傳附桓溫。
龜峰高聳接云樓,撞月鐘聲吼鐵牛。一百八聲俱聽徹,夜行猶自不知休。
才子成都第一流,含香遙下鳳凰樓。詞場蚤壓三千客,酒戶偏宜十萬侯。金鑰夜懸青瑣夢,玉簫晴引赤城游。新詩九曲留題遍,莫忘飛鴻瀫水頭。
虎踞空馀千頃云,不栽瑤草幻羊群。煙霞賺得獅回顧,風雨猶堪龍一耘。
龍鳳金鞍軟玉鞭,雪花光照錦連乾。駕頭直指西郊去,曉日寒生講武天。
大圜杳何極,鰲柱屹不傾。日月光最耀,眾星莽縱橫。周天二十八,錯粲各有名。荒哉審厥象,晃朗奪目睛。東垣青龍崛,西圉白虎獰。翾飛鳥隼狀,偃伏龜蛇精。紫宮自然拱,銀漢無復聲。五行所經緯,甘石知性情。上界足官府,神人居穆清。韡曄逞幻怪,顤顤振鏗轟。跳踉鬼腳捷,舑舕獸面赪。裳衣互裸襲,角鬣紛披鬇。豈其太白變,嬉戲類孲嬰。或者熒惑動,威怒流欃槍。照臨多芒角,躔次在縮贏。揣摩過人料,綵繪匪世程。伊誰駕一氣,得以導九坑。想像陵倒景,觀游撫層城。虛空何宮宇,蒼莽孰節旌。毋寧秉筆際,溘此埃風征。凡夫本狹見,四顧惟寰瀛。夜叉冰澨呀,羅剎炎徼瞠。鮫女買綃出,狗夫銜箸爭。祇疑列宿質,卻混殊方氓。山神對我博,刻石華山陘。海神靳我畫,浪卷滄海鯨。天神詎可識,萬古欺聾盲。星占世有職,畫史吾奚評。
巖巖天齊,自古在昔。膚寸之云,四方其澤。惟時東作,祀事乃飭。惠我無疆,恩沾動植。
花竹映幽齋,柴扉背水開。主人緣謝客,終日沒人來。
聽政涉中昃,觀書達夜分。周王忘自逸,漢祖不知勤。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筆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堪笑山中,春來風景。一聲啼鳥煙林靜。山泉風暖奏笙簧。山花雨過開云錦。短棹桃溪,瘦藤蘭徑。獨來獨往乘幽興。韶光回首即成空,及時樂取逍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