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一
功德冠群英,
彌綸有大名。
軒皇用風后,
傅說是星精。
就第優遺老,
來朝詔不名。
留侯常辟谷,
何苦不長生。
功德冠群英,
彌綸有大名。
軒皇用風后,
傅說是星精。
就第優遺老,
來朝詔不名。
留侯常辟谷,
何苦不長生。
您的功德超越眾多英才,統籌謀劃間享有盛大名聲。如同黃帝重用風后,又似傅說是星精下凡。皇帝到宅第優待您這位元老,上朝時下詔不直呼您的名諱。就像留侯張良曾辟谷養生,為何您卻不能長久生存?
彌綸:統攝、綜合,此處指全面謀劃。
軒皇:即黃帝,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風后:黃帝的大臣,相傳助黃帝治理天下。
傅說(yuè):商王武丁的賢相,傳說其為星精(星宿精靈)下凡。
就第:前往宅第。優遺老:優待年老的元勛。
詔不名:皇帝下詔,朝見時不直呼其名(表示特殊尊榮)。
留侯:指漢代張良,封留侯,曾學辟谷(不食五谷)之術養生。
此詩為哀悼故太子太師徐公所作。太子太師為朝廷重臣,詩中提及‘就第優遺老’‘詔不名’等細節,反映徐公曾受帝王優遇,創作背景當為其去世后,詩人以挽歌追思其功績與尊榮。
全詩通過贊頌徐公德冠群英的功績、類比歷史賢才的才德,及帝王優遇的尊榮,最后以‘何苦不長生’的詰問收束,既凸顯其地位之重,又深切表達哀悼之情,是唐代挽歌中典型的追思賢達之作。
千載河汾兩夫子,一家洙泗幾生徒。升堂房社俱先達,還許程元后至無。
周官重司樂,典教專成均。如何千載下,實去惟名存。之子負遠志,被褐徂冬春。低徊不自衒,保此席上珍。小試特豪末,食祿同庶人。幸與駿奔齒,位卑號仍尊。既殊仕伶官,況及游圣門。金石方在耳,頌聲未崩淪。聞風茍有作,薄俗斯還淳。嗟予領胄子,四術空遺文。鏗鏘尚莫辨,論說將何云。臨分用自愧,贈言聊具陳。
翠蓋亭亭水滿塘,六銖新制帶天香。晚來扶洗嬌無力,盡斗冰肌不斗妝。
午君幼稟弱,積健為豪雄。蹇途無窘步,第一能固窮。早完向禽愿,彌勒一龕同。何似龐居士,偕婦證蓮宗。
參禪不學龐居士,得句猶如孟浩然。要識從來用心處,闃無車馬到門前。
黃流滾滾,又興亡送盡,幾番南北。長恨總如東逝水,萬劫千秋曾歷。風挾馮夷,水爭神禹,天遠孤帆直。滄桑難記,舊游休問霞客。誰復泛海求仙,蓬萊遙望處,迷漫無跡。百歲光陰如此易,可許中流暫立。桃浪翻紅,柳堤凝翠,數點山搖碧。夕陽西下,野云幻出飛白。
冷風寒柳閉千門,柳外啼鴉聚晚群。殘日暉暉烘雪氣,徘徊半嶺作晴云。
鄭君不羈客,漫仕常優游。故人滿天上,獨佐嶺南州。嶺南風土異,去天將萬里。驲騎如流星,眾手挽不止。到官定多暇,坐對梅花時。溪石秀可硯,泚筆成新詩。詩成付回雁,動是春冬隔。用儒行召君,努力崇明德。
江南五月稻抽芒,想見含花帶露香。底事淮鄉太遲晚,一犁新雨正開荒。
漢唐禮樂成三代,南北車書又一家。鳴鹿歌詩將意厚,臣忠端出自賓嘉。
偶向嚴堂吊子陵,布衣攜手遠相迎。乍親冠蓋談諧少,久住林泉骨自清。正好辛勤緣齒少,最難遭遇是時平。李頻鄉黨玄英裔,皆合工詩取盛名。
覺子癖靈藥,剛制良可賀。但愁茶煙馀,寂寂無客過。寅君繁食指,日日憂寒餓。送窮具舟車,反揖仍上座。
清琴愁獨譜,聽啼鵑聲聲,喚人悽楚。無計留春,著游絲、低罥畫闌干處。燕妒鶯猜,便消得、韶光如許。底事東君,芳訊年年,自由來去。憑閣敲殘新句,看浪蝶依依,似忘春暮。芳草斜陽,忍低眉遙數,天涯歸路。酒浪茶濤,怎洗盡、客襟塵土。為問園林舊約,明年記否。
窈窕峰巒藏寶剎,崢嶸樓閣倚晴天。我來不問東西寺,徑就僧堂借榻眠。
麻骨燈明竹壁疏,更深人語在茅廬。開篷緣岸去沽酒,點火撥船來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