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詞 十一
蒙蒙如細霧,冉冉曳銖衣。
妙逐祥煙上,輕隨彩鳳飛。
幾陪瑤室宴,忽指洞天歸。
佇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暉。
蒙蒙如細霧,冉冉曳銖衣。
妙逐祥煙上,輕隨彩鳳飛。
幾陪瑤室宴,忽指洞天歸。
佇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暉。
像細密的霧氣般迷蒙,緩緩地拖著極輕的仙衣。美妙地追逐著祥瑞的云氣上升,輕盈地跟隨彩色鳳凰飛翔。多次陪伴在玉飾的仙室中飲宴,忽然指向仙洞返回。長久站立在扶桑神樹的岸邊,高高地奔向太陽之神的光輝。
銖衣:古代神話中仙人所穿的衣服,極輕,一兩為二十四銖,故云。
祥煙:祥瑞的云氣。
瑤室:用美玉裝飾的仙室。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扶桑:神話中的神樹,傳說日出之處。
日帝:太陽神。
《步虛詞》為道教音樂歌詞,多詠神仙漫游之境,盛行于唐代。此首或為唐代道教題材詩作,反映當時道教文化興盛背景下,文人對神仙世界的藝術化想象。
此詩以細膩筆觸描繪仙人輕逸姿態與仙界祥瑞景象,展現道教神仙世界的美妙靈動,語言輕盈雅致,意象瑰麗,是唐代道教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孤驛蕭條風雨夜,
夜深窗竹動秋聲。
離魂無睡難成夢,
卻繞長廊獨自行。
蒼蒼極目煙樹,遙遙遠接汀沙。
瀨際竹籬蟹舍,林間茅屋人家。
荷戈常記壯游時,齒豁頭童不自知。
已分功名非力致,更悲文字與年衰。
端居漸覺從人懶,熟睡偏于聽雨宜。
自斷歸休君勿怪,一杯齏糝敵瓊糜。
光淬芙蓉,魂驚魑魅。青苔石上媧皇淚。
自從雙劍作龍飛,空聞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驚醒夫差醉。
鴟夷葬后館娃空,鐲鏤似比干將利。
平湖瀲滟帶垂楊,
綠暗長堤五月涼。
綵女移舟蓮浦去,
棹歌聲里水風香。
鳳鳥知何處,麟經卒告成。人人無義戰,歲歲有王正。
秦楚空強力,桓文漫主盟。是非微旨在,終始愿深明。
法為衰周起,文因舊史成。有權皆反正,無事亦書正。
泣血葵丘會,傷心首止盟。三家自螢爝,未助太陽明。
圣念周邦弱,經因魯史成。尊王常謹始,罪隱不書正。
弗義嗟頻戰,無常嘆屢盟。幽微今煥若,寧復比丘明。
賞罰陵遲久,春秋筆削成。稱人譏楚僭,書月謹周正。
國國強并弱,時時會復盟。前賢褒貶在,一覽是非明。
翩翩旌旆去如飛,獨立河梁對落暉。皂帽不堪為客久,青門頻送故人歸。
看云經歲鄉書絕,臨水傷春樂事稀。燕粵迢迢萬馀里,塞鴻聽盡思依依。
楊柳霏霏鎖綠陰,薊城春盡落花深。琴尊羨爾能云臥,書劍憐予尚陸沈。
萬里河山游子夢,中原涕淚故人心。別來握手知應早,預想秋期在竹林。
依然綠樹與青山,
木落山空風物間。
自是經秋露真骨,
不將麗景斗塵寰。
孽搖產怪鳥,一身戴九頭。
一頭偶得食,八頭爭不休。
飛毛復灑血,呀然等讎仇。
九頭俱被傷,食卒未入喉。
海鳧咍而笑,不思實堪羞。
九頭非九身,同源而分流。
得食歸一腹,何遽相殘蹂。
寄言人間世,斯理須善求。
勿為海鳧笑,同室操戈矛。
星斗稀疏殘夜留,曉來晴景滿瀛洲。
重山深處一黃蝶,大海中間雙白鷗。
破霧有人馳驛騎,臨流無客釣清秋。
臺邊怪石供間眺,煙火微茫向遠投。
漭漾湖波一棹輕,秋山螺黛若為情。行行漸覺瀛洲近,風雨無端敗月明。
得勾留處且勾留,不奈疏鐘碎客愁。半日清游還未足,朦朧山色送歸舟。
埋輪都下舊知名,當道豺狼敢橫行。
白馬忽隨丹旐去,風云慘淡闔閭城。
星隕轅門上將才,延陵掛劍重堪哀。
故人不盡羊曇淚,忍向西州問草萊。
白云處士入云中,
三尺焦琴百尺松。
長嘯一聲寒澗遠,
千崖萬壑起清風。
江梅雖是孤芳早。爭似酴醾好。凡紅飛盡草萋迷。婀娜枝頭才見、細腰肢。
玉容消得仙源惜。滿架香堆白。檀心應共酒相宜。割舍花前猛飲、倒金卮。
舊宅移來柳一枝,
連番膏雨助生機。
可能身作桓宣武,
看得腰支到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