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歌
夜半子,愚夫說相似。
雞鳴丑,癡人捧龜首。
平旦寅,曉何人。
日出卯,韓情枯骨咬。
食時辰,歷歷明機是悟(《古尊宿語當》卷十五引作“悮”)真。
禺中巳,去來南北子。
日南午,認向途中苦。
日昳未,夏逢說寒氣。
晡時申,張三李四會言真。
日入酉,恒機何得守。
黃昏戌,看見時光誰受屈。
人定亥,直(一作“真”)得分明沉苦海。
夜半子,愚夫說相似。
雞鳴丑,癡人捧龜首。
平旦寅,曉何人。
日出卯,韓情枯骨咬。
食時辰,歷歷明機是悟(《古尊宿語當》卷十五引作“悮”)真。
禺中巳,去來南北子。
日南午,認向途中苦。
日昳未,夏逢說寒氣。
晡時申,張三李四會言真。
日入酉,恒機何得守。
黃昏戌,看見時光誰受屈。
人定亥,直(一作“真”)得分明沉苦海。
半夜子時,愚笨的人說著似是而非的話。雞叫丑時,癡傻的人捧著龜首(寓意做無意義之事)。黎明平旦寅時,不知曉是何人。太陽升起卯時,像貪戀情感啃咬枯骨般無意義。吃早飯時辰時,清楚明白的道理卻被誤認作是真。近中午禺中巳時,人們來來去去南北奔波。中午日南午時,在追尋的途中苦苦辨認。午后日昳未時,夏天卻說著寒冷的氣息。傍晚晡時申時,張三李四都在說著所謂的真理。太陽落山日入酉時,永恒的機巧又如何能守得住。黃昏戌時,看著時光流逝誰又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夜深人定亥時,就算真的明白了卻還是深陷苦海。
愚夫:指愚笨的人。
癡人:癡傻之人。
平旦:黎明時分。
禺中:將近中午的時候。
日南:中午。
日昳:午后。
晡時:傍晚。
人定:夜深人靜之時。
此詩出自宋僧守堅集《云門匡真禪師廣錄》,宋代佛教禪宗發展較為興盛,禪師們常以各種方式開示弟子和世人。這首詩可能是禪師為了點化世人,讓人們認識到自身的愚癡和在世俗中的迷茫,從而引導人們追求真正的覺悟和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警醒世人擺脫愚癡和迷茫,追求覺悟。其突出特點是以十二時辰為序,生動展現世人狀態。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禪宗文學通俗化、生活化的特點,對研究禪宗思想和文學表達有一定價值。
馬首春云片片繁,送君北上帝城尊。文齊二陸才人后,家表三吳孝子門。游向月宮新侶得,貢升天府舊名存。長安風物應如昨,次第清朝好拜恩。
一有多種,二無兩般。花根本艷,虎體元斑。
袞衣親押慶成筵,步輦乘春下集仙。尚食緩傳杯數九,教坊爭出舞群千。晴薰御纛虹光動,花覆宮袍獸錦聯。席上忽看云絢彩,從龍佳氣入新年。
勾吳山水素稱奇,個里神工已得之。山翠卻從林外出,水深常繞屋東澌。雞鳴竹里人何處?犬護柴門客正炊。一段風煙誰會得,避秦當日自相宜。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早歲歸田古所稀,豈同蘧瑗晚知非?臘醅盡醉鸕鶿杓,春服仍如薜荔衣。一畝園居皆樂土,百年富貴盡危機。沙頭幾動鱸魚興,每到花時與愿違。
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新蟬何處來,鳴我高槐陰。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所幸車馬稀,非邀里人欽。虛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縱洗爰居耳,寧知鐘鼓音。陶潛初解組,蘇軾未投簪。莫改麋鹿性,常懷煙嶂深。
幻出壺天醉碧桃,旋開云竇挹瓊膏。龍蟠燭影承香輦,鳳擁簫聲繞赭袍。織女機臨銀漢動,捧盤人共玉蟾高。如何今日猗蘭殿,吹盡雄風到野蒿。
使節駐猶川,僧房借一眠。鄉心蒼海外,詩思白鷗前。山聳森如戟,溪流直似弦。嗟予逐塵鞅,那得此留連。
拙似枝上鳩,老若林間馬。進則逡巡退則寬,我亦師賢者。半只焦尾琴,一片銅臺瓦。稚子候門笑語翁,真個歸來也。
吾今衰矣。詩酒不能已。休說前朝故事。臺城柳、今何翠。去來憑綠水。青山憔且悴。漫寫魚書相寄。知己者、不能二。
不問主人聊一來,水亭風榭小徘徊。春風大似私南土,未臘江梅半欲開。
以我趨朝日,逢君待詔年。大名時輩避,高唱國人傳。往跡浮云散,離心亂柳牽。書來足慰藉,猶隔孝廉船。
新都滅炎精,四海方悲嘆。隗囂起秦隴,借名圖復漢。豪杰多景從,生民懼涂炭。南陽帝業新,群雄俱解散。西州獨阻險,偃蹇成僭叛。么么不自量,神器豈容濫。伏波始識真,東廡白幘岸。聚米導先驅,倉黃西域竄。何不效竇融,歸朝膺顯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