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下第簡長安故人
寒食都人重勝游,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寒食都人重勝游,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寒食節時京都人都看重出游賞景,我卻像司馬相如一樣獨自閉門發愁。曾聽說婁護憑借名聲顯達,你試著把我介紹給權貴們。
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二日。
勝游:快意的游覽。
相如:指司馬相如,他曾有過不得志而閉門的經歷。
婁護:西漢末年人,以善辯結交權貴而知名。
五侯:泛指權貴豪門。
此詩應是詩人科舉落第后所作。寒食節是熱鬧的節日,京都人都外出游玩,而詩人卻因落第心情低落。當時社會,文人常通過權貴舉薦來獲得仕途機會,詩人在此情境下,希望友人能將自己引薦給權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科舉失利后的愁苦及尋求出路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直白,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科舉不第后的普遍心態。
步虛離地不沾塵
云送風行露半身
呼吸九州游已遍
到來招手戲時人
木蘭花放勺梁春,
環佩空祠鎖暗塵。
十二年間金鼓地,
此花照見女郎身。
江山憔悴悲詞客,風雨凄其對故人。旅火夜涼秋似水,新詩為洗北來塵。
扶衰健筆肖昌黎,若論才華讓玉溪。相對令人慚飯顆,秋宵剪燭客窗西。
碧空無云雨所洗,長風舒波一萬里。大月入戶天蒼涼,幽人攬衣坐驚起。
孤光遠映金輪峰,喚取空山生海水。是時孟夏甫過望,太陰未覺虧全體。
老蟾飛鏡入匡廬,驪龍吐珠出彭蠡。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島色星辰綺。
法宮鐘鼓宵沈沈,雄壓天聲萬山趾。長廊可飯數百僧,濁酒相呼二三子。
夜深人稀聲籟絕,犬吠蟲吟清可喜。諸天寂寂守龍象,下界紛紛斗牛蟻。
諸僧鼾睡了不聞,佛亦無言垂兩耳。繞庭千遍看未足,更欲開門覓山鬼。
愁入天邊壞塔孤,夢飛海外神州幾。吾聞世界本漚浮,何況人身一稊米。
百年易盡如風鐙,聚散死生皆偶爾。要持屢劫妙明心,一學昭文絕成毀。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虛堂正彈指。
降表修成看陸沈,
仍希姓字附東林。
名山悵望《中州集》,
歧路徘徊上堵吟。
天火不容留宛委,
佛鐙可許懺威音。
青青轉羨章臺柳,
擘石研丹見素心。
谷隱多牡丹,一花百千葉。一根出一切,一切一根攝。愛君看花處,立悟恒沙劫。其誰知此意,祇有花間蝶。
樓閣倚天外,鐘梵落人間。俗客有時去,野僧長日閑。白云何所往,飛鳥未能還。一望輒一嘆,令人唯厚顏。
甘棠如眾木,峴首如眾山。燕人愛召公,公去不忍攀。襄陽思叔子,墮淚濕孱顏。至今山外溪,日夜波瀾翻。如公章貢祠,亦在山水間。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陽池。魚鳥如故人,相忘不相疑。但持青蓮葉,不倒白接?。我與之子游,何似山公時。
城西古剎倚層空,鷲嶺東來有路通。樵唱不知蘿徑外,梵音只在竹林中。隔江鼓棹人乘月,溽暑添衣客避風。白發老僧殊解事,問誰詩句似休公。
古寺遙看入碧空,竹間石徑暗相通。九重宮闕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顧中。地迥自應消暑氣,樹高偏易起秋風。翠微舊址今安在,不用殷勤問遠公。
聞道秋來過別居
秋風應已入琴書
草玄正要一區宅
入蜀何須駟馬車
爾去歸何日,煙霞意氣同。
為余談勝事,秋色萬山中。
少年不自量,意氣何崢嶸。
思一吐奇懷,歷抵漢公卿。
中歲事乖違,烽煙暗兩京。
遂戢飛揚志,殘深林壑情。
家貧迫衣食,不敢薄躬耕。
頹然一野老,井臼困柴荊。
每赴雞豚社,閑尋鷗鷺盟。
陋巷甘偃蹇,聊以善自名。
天地一尺,四海一滴。
把眼一眨,不見蹤跡。
長江天塹失藩屏,
江上舟師似列星。
只待畫江為界后,
始知原是小朝廷。
細柳生煙。
夭桃吐火,寒食春天。
茶灶停炊,熏籠罷熱,冷落榆錢。
佳人爭戲秋千。
飄蕩處、依稀半仙。
一騎紅塵,九門魚鑰,樂事無邊。
絕磴捫蘿上
奔泉擅異觀
長虹懸樹杪
飛電落巖間
常引千尋響
能生六月寒
我來當盛夏
漱石聽淙潺
坐石云生袖,
添泉月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