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 二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
無乘及乘者,所謂智人舟。
詎舍貧病域,不疲生死流。
無煩君喻馬,任以我為牛。
植福祠迦葉,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櫂,何路不摧辀。
念此聞思者,胡為多阻修。
空虛花聚散,煩惱樹稀稠。
滅相成無記,生心坐有求。
降吳復歸蜀,不到莫相尤。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
無乘及乘者,所謂智人舟。
詎舍貧病域,不疲生死流。
無煩君喻馬,任以我為牛。
植福祠迦葉,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櫂,何路不摧辀。
念此聞思者,胡為多阻修。
空虛花聚散,煩惱樹稀稠。
滅相成無記,生心坐有求。
降吳復歸蜀,不到莫相尤。
空中的虛幻之景只是一片迷茫,世間的萬物看似存在卻又恒常悠遠。沒有可乘的舟船與乘船的人,這便是所謂智者的法舟。豈能舍棄貧病的境地,不疲憊于生死的長河。無需用馬的比喻來勸喻我,我甘愿如牛般任運自然。修福卻去祭祀迦葉,求仁反笑孔子的執著。哪條渡口不需要劃槳?哪條道路不會折斷車轅?想到這些聞法思考的人,為何多有阻礙與漫長?虛幻的花聚散無常,煩惱的樹或稀或稠。滅除相狀落入無記,生起執著之心便有求。如同降吳又歸蜀,未達境界莫要相互指責。
智人舟:佛教用語,指智慧之舟,能度脫生死。
詎舍:豈舍,怎會舍棄。
迦葉:摩訶迦葉,佛教禪宗初祖,此處代指佛教修行者。
孔丘:孔子,儒家代表,此處指儒家求仁的方式。
鼓櫂(zhào):劃槳,櫂同“棹”,船槳。
摧辀(zhōu):折斷車轅,辀指車轅。
無記:佛教術語,指非善非惡、不可記別的境界。
生心:指產生執著分別之心。
降吳復歸蜀:用三國典故,比喻反復無常或未能堅守。
此詩為王維晚年與胡居士均患病時所作。王維晚年篤信佛教,常與友人以詩論禪。詩中通過自身病況,闡述佛教空觀思想,勸誡學人放下執著,超越生死煩惱。
全詩以病中感悟為引,融合佛理與人生體驗,通過“智人舟”“空虛花”等意象,揭示萬物無常、執著生煩的道理,語言含蓄凝練,體現王維“詩佛”的禪意特色。
近春原、柳吹柔綠,宵來夢又風雨。淚痕移避沾新繡,一枕芬寒如許。勞記取。這冷暖、誰邊幾個吟梅侶。相逢也苦。便費盡溫存,青山前度,依舊斷腸語。書生事,總為傾心難已。凄清有此情緒。江南多半詞人好,況對如花才地。春且住。最融雪吹香,愛汝高華意。飄亦萬樹。是白碧深波,紅蕤南國,商略此生處。
秋風吹江湄,采芳寄相憶。妾貌如芙蓉,朝昏幾變色。
作伴經游已遍,住山尚存典刑。寄與毗耶作戲,當場攛出驚人。
伐木入空谷,有木大蔽牛。大廈孰傾棟,一日蒙見收。乃知匠石棄,故非文木儔。土腐不中槨,水沉不中舟。拳不受檃揉,樠不受丹髹。今茲忽邂逅,陶我山之湫。斧斤訪薪木,輿挽充吾槱。我聞漆園旨,壽或逃商丘。幸有大不幸,焉知桑柏楸。
春祠冬烝夜,清清入妙香。一班隨進退,終歲異溫涼。冊祝昭禋遠,衣冠卜吉藏。不須占王氣,寒冱樹蒼蒼。
遙憶池臺叢桂芬,豈堪風俗寄河汾。路通萬樹偏秋色,城隔千山更暮云。明月每馳天外夢,寒砧不比鄴中聞。西來知遇嗟衰老,別館孤燈坐夜分。
瀲滟離杯泛九霞,還家未久便辭家。出門惻惻重闈遠,前路漫漫萬里賒。不怕狂風妨去鹢,偏愁寒月照棲鴉。諸生凝望須君至,共賦新詩賞雪花。
坐殺王風。立殺扶風。只因伊、貪戀家風。爭如猛舍,認取清風。好同行,好同坐,共攜風。我即真風。你即佯風。小春天、總賴溫風。將來雪下,怎奈寒風。窗兒里,六兒外,兩般風。
避難不知寒食,和愁又過清明。都下紛紛躍馬,湖邊恰恰啼鶯。
萬個長松繞屋青,倚闌如在草玄亭。秋聲出樹曉無跡,云氣入簾風滿庭。花脫故枝堪釀酒,鶴眠高頂自梳翎。他年許我相鄰住,同把長镵采茯苓。
佳菊何青青,寂寞籬之東。濁醪二三友,一醉涵鴻濛。緬懷陶靖節,邁邁無遺蹤。誰知千載下,譜入處士宗。我生亦已晚,百拙勞化工。上無學古心,下無適俗容。聊自樂其樂,君子固有窮。
羲和忽西匿,阡陌散馀輝。澄江度雙翼,遙岑明半規。孤煙野店起,歸人一何遲。遺榮羨父老,衰白無所悲。
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江南好,春樹孝陵高。中夜山川翁仲語,落花城闕歲時潮。前度太平朝。
劉子山中秀,相逢氣自同。箕裘門戶計,菽水古人風。折節豈為辱,苦心應有終。平生湖海志,未用哭途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