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湖二首 二
江上饒奇山,巑羅云水間。
風和樹色雜,苔古石文斑。
巴俗將千溠,?湖凡幾灣。
嬉游竟不盡,乘月泛舟還。
江上饒奇山,巑羅云水間。
風和樹色雜,苔古石文斑。
巴俗將千溠,?湖凡幾灣。
嬉游竟不盡,乘月泛舟還。
江邊有很多奇山,山峰高聳羅列在云水之間。風輕拂,樹色錯雜,古老的苔蘚讓石頭紋理斑斕。巴地風俗有千條支流,?湖不知有多少道灣。游玩興致未盡,趁著月色乘船返回。
饒:多。
巑(cuán):高聳的樣子。
文:同“紋”,紋理。
溠(zhà):支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詩人陪張丞相、趙侍御游?湖,在秋夜的美景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湖周邊的秋夜景色,展現巴地山水特色。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在描寫湖光山色的詩作中有一定特色。
向晚雨初過,南湖水氣涼。隔簾有荷芰,不必更焚香。
端明書法繼鐘王,佩玉瓊琚在廟堂。見說當年推第一,米家應自笑疏狂。
天闊風高旆纛輕,江清沙白映揚舲。西岷峻極開文紀,南斗昭垂并使星。已見帆頭湖水白,猶看柂尾蜀山青。祇應直上裁天詔,楚甸風煙暫一經。猶記瓊林插賜花,云霄翮斷進涂賒。形歸靜定幾生柳,道叩虛無類煮沙。曉落秋風驚白發,病瞻南極記丹砂。愿分九鼎刀圭力,留得殘年老種瓜。
使君春興滿綈袍,綵筆青山對濁醪。望去天回雙闕迥,坐來云盡一峰高。蛟龍出入常風雨,鴻鵠拚飛自羽毛。愧我淹留逢楚客,攀援桂樹詠離騷。
好下工時便下工,百年光景一飛蓬。后生不值老來值,大藥難醫骨髓空。
千山何磈礧,萬水難冰渙。水山俱不息,急瀨喧昏旦。清淺五云波,淩臨因石悍。遂使章貢開,嵚崎從漫漶。渺哉一葦心,寸尺相衡捍。弱纜溯奔湍,孤懷就歷亂。豈意北來風,能轉南山矸。芳麓俄沉浮,哀壑倏穿貫。接瞬幾何時,坐失諸灘半。逶迤出輕?,沿渚回低岸。川光上巉壁,云影下幽瀾。灘流次第安,客愁因以散。
薔薇好顏色,結架傍琴臺。微雨夜來過,今朝花盡開。祇應深待我,也復可憐才。且以永今日,獨詠亦悠哉。
碧玉山邊白鳥鳴,綠楊風里翠荷聲。草花踏碎教人惜,為勒芒鞋款款行。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將擲我、悲歡里。伊誰可訴蒼涼意。只孤琴、十年拼鼓,三生宿淚。早已斷弦封廢匣,重拂莫教心碎。況聽者、知音也未?短艇青衫五湖闊,請隨吾蕩去蒼茫際。真我夢,是君計?
山出雙峰秀,溪流一派清。土風存禮讓,人事省將迎。路逐高低過,田隨早晚耕。家林有如此,南望每關情。石樹盤根瘦,沙溪激浪清。竹間看犢臥,木末見人行。穡事常分力,樵歌輒和聲。從來攜杖處,不礙白云生。山曲兩三家,相過路不賒。對門開竹徑,臨水種梅花。酒熟留人醉,詩成任客誇。時時談舊事,相看鬢垂華。草滿三春綠,山留萬古青。呼兒欣解意,應俗憚勞形。采菌敲寒木,收魚照夜汀。祗應老崖谷,束帶尚論經。
憶昨鑾輿播奉天,先生陪從若甘泉。文章已出留侯上,籌策仍推賈傅前。一自貞元仇正論,直從元祐講遺編。高山四海同瞻仰,況復桑榆共一川。
塘陂不名樹,逢秋疏枝葉。有風推輪波,過塘如拭抹。誰家姑與嫂,兩坐砧石滑。短衫泛青水,棰擊聲拙拙。時或交私語,耳鬢俯相接。咿喁不可聞,脆笑忽一發。小魚不畏人,水面聚唼喋。
湖上鴟夷久買舟,清風明月幾宜休。未知進退存亡事,只問歸來鄭化州。
何處千年雙干,未嫌雪虐風饕。楚士兩龔介潔,孤竹二子清高。
山村行處好,偶過故人莊。秋竹煙籠色,寒花露浥香。一雞鳴矮屋,雙鷺落橫塘。留飲忘歸去,陶然入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