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陸敦禮山居伏牛潭
伏牛真怪事,余勝幾人諳。
日彩沉青壁,煙容靜碧潭。
泛心何慮冷,漱齒詎忘甘。
幸挈壺中物,期君正興酣。
伏牛真怪事,余勝幾人諳。
日彩沉青壁,煙容靜碧潭。
泛心何慮冷,漱齒詎忘甘。
幸挈壺中物,期君正興酣。
伏牛山真是怪事多,它的美妙之處有幾人知曉。陽光沉入青色的石壁,煙霧靜繞著碧綠的深潭。暢游其中哪還顧慮水涼,漱口時怎會忘記潭水的甘甜。幸好帶著壺中美酒,期望與您一同盡情暢飲。
諳:熟悉,知曉。
日彩:陽光。
沉:這里指陽光照在石壁上,仿佛沉入其中。
煙容:煙霧的樣子。
泛心:指在潭中暢游的心境。
詎:豈,怎。
壺中物:指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游覽伏牛潭陸敦禮山居時,被這里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心情愉悅,陶醉于山水之間。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伏牛潭的美景,突出其清幽獨特的特點。它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景色,情感真摯,在展現自然美的同時,也體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情誼,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千年江左風流在,始識人間一劍芒。南社音徽存約略,北山花月自微茫。詩如秋鵠堅還瘦,人比寒松老更蒼。太息師行余幾輩,蓮花同愛暮云黃。
天風吹云盡,恍聽銀河聲。虛堂亂螢落,萬葉蕭蕭鳴。客留主盡醉,一榻橫紗屏。月沒衣浮香,獨起看明星。即次愜幽賞,轉傷羈旅情。誰能與夢來,相對銀燭清。
紫峰壇上鶴成群,碧洞靈芝產石根。云引晝陰歸竹塢,水流春色出花源。藥爐伏火仙留訣,茶灶生煙客到門。欲就上清傳寶箓,未知何日謝塵喧。
浮云暮褰霽,空宇湛然清。復念還山客,遲遲南澗行。新禽響叢木,殘照入孤城。即此閒來往,方紆塵外情。
善來舉國禮瞿曇,遙祭神皇三月三。微笑何曾馀詛咒,不堪幽夢到扶南。
云暝雨將雪,天低風正寒。簡書端可畏,行李不遑安。要路飛騰好,窮途進取難。折腰徒自苦,吾亦悔儒冠。北走莼塘路,從公敢憚行。凄涼當短日,寂寞過荒城。薄祿非吾愿,塵緣窘此生。丘園如可樂,何必問功名。
樓廢猶思庾亮床,山邊廟是九江王。近年割據人何在,一片煙莎曉色蒼。
清曉詩筒入遞頻,夜窗虛榻看橫陳。賈馀競欲收三捷,戒狃予方息兩民。掖竹本因枝帶葉,胡盧豈必畫非真。西堂三日伊蒲饌,且共瞿曇講幻身。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聲啼散滿天星;銅壺玉漏金門下,多少王侯勒馬聽。
鳥語蜂喧蝶亦忙,爭傳天詔詔花王。東皇羽衛無供給,探借春風十日糧。
一片浮云伴落暉,望鄉千里意多違。天高淮甸冥鴻度,海闊蓬萊獨鶴飛。使幕敢辭毛義檄,親庭誰舞老萊衣。百年已注長生箓,白發蕭蕭待汝歸。
昔居賞溪曲,怵迫靡所侵。衲衣掛石壁,燕坐長松陰。子來慰幽寂,語合相知深。孤云十年別,明月千里心。而我亦何事,投跡此禪林。向來結茅地,回首空青岑。寧知江海遠,遇子復在今。百挫志矯矯,猶能發狂吟。清辭入古調,一鼓薰風琴。吁嗟眾響作,過耳無留音。
最愛西軒稱此心,分明城市有山林。石潭倒浸芙蓉朵,竹徑斜穿玳瑁簪。塵印荒苔人跡少,歌傳叢樹鳥聲深。宦游未得陪佳賞,翹首江天想像吟。
耶溪新綠露嬌癡,兩面紅妝倚一枝。水月精魂同結愿,風花情性合相思。趙家阿妹春眠起,楊氏諸姨晚浴時。今日六郎憔悴盡,為渠還賦斷腸詩。
空闊川原入望平,晚來天色弄陰晴。虹邊殘雨疏疏下,鴉背斜陽閃閃明。淺渚微波群鷺浴,斷堤高柳一蟬鳴。行吟澤畔非憔悴,漁父無勞詠濯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