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蘇求至話別
幾年滄海別,萬里白頭吟。
夜月江流闊,春云嶺路深。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無復天南夢,相思空樹林。
幾年滄海別,萬里白頭吟。
夜月江流闊,春云嶺路深。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無復天南夢,相思空樹林。
幾年間在滄海之畔分別,如今頭發已白吟詠著離情。夜晚月光下江水廣闊,春日云霧中嶺路幽深。像楊氏家果實般繁多的美好,似孔家的家禽般光彩奪目。不再有到天南的夢境,只能在空寂樹林中相思。
滄海別:在滄海之畔分別,滄海表示遙遠之地。
白頭吟:暗示時光流逝,人已老去,也有離情別緒之意。
珠繁楊氏果:楊氏果可能指楊孚家的楊梅等果實,這里形容美好事物繁多。
翠耀孔家禽:孔家禽指孔君平家的孔雀,這里表示光彩奪目之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分別多年,在友人蘇求到來話別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但詩人歷經歲月滄桑,對友情和時光有了深刻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別后相思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礬頭山碧抗風亭,湖上春濤壓酒醒。漾日晴波搖佛面,浮天濕浪戲漁舲。烹茶隔院松枝翠,裹飯當年荷葉青。便欲移家傍山住,吟詩好與石公聽。
殘柳如新柳,依然作淡黃。縱能牽弱縷,終覺怯繁霜。少婦房櫳冷,征人道路長。誰家過巧夕,不忍望銀潢。
陽氣渙不收,淫雨夜復晝。倒傾怪盆翻,并集疑輻湊。鳩婦頻見離,蛇醫頗遭詬。日月何道行,雷霆半空斗。顧無大藥資,己彼太虛罝。下堂褰裳齊,出戶縮頸脰。相忘魚圉洋,并坐鳥棲宿。不辨過河牛,時看掛樹蜼。乞漿歲在酉,祭社日惟戊。民謠適厚誣,神賜誠大繆。攸除荊室完,既潴白渠溜。叵將瓿帟盛,強把桔槔救。具棹防陸沉,移書緣屋漏。因之憫大田,豈暇念靈囿。荷蓑徒水耕,痔矰休火耨。溪毛繞宅生,田稚幾家茂。灶沉或浮釜,墻覆乃失溜。湯湯咸其咨,蕩蕩孰能救。斯倉不成千,厥賦難至冓。空聞田畯喜,亦笑楯郎怐。積惡等貫盈,飲酒比多又。極備固有由,太甚不可復。往日害未消,今歲勢仍驟。槁項八口饑,疾首兩眉皺。神禹合胼胝,蒙莊念昏瞀。地志費推尋,水經慵句讀。出門一壺隨,俯井尺繘收?;滓垢啵升X朝漱。彼蒼有聞知,下土敢陳奏。朝廷闕四門,刑罰謹三就。聽政厭衡石,祈年飾籩豆。誰召淮吳災,復致川廣寇。居人廢鋤犁,行者耀甲胄。赤子困泥涂,蒼生脫衣袖。米價市上騰,錢神橐中走。寫帖顏腹空,題詩沈腰瘦。況茲雨再零,絕類人多疚。否塞求疏通,崎嶇戒顛踣。幸有客露冕,豈乏人衣繡。發廩在斯今,為府合仍舊。首從芻蕘詢,急向膏肓灸。莫厚庶以寧,不傭遂全覆。滂沱免月離,霢霂應春候。因地修厥利,自天獲多祐。漸墾千畝連,卒致萬家富。吳沼尚無虞,蜀天底須諲。頓如元豐間,不落貞觀后。永圖幸勿忘,膚見奚足狃。一挽康年回,吾邦即非陋。
寫得長松意,千尋數尺中。翠陰疑背日,寒色欲生風。真樹孤標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遙可折,吾欲問生公。
細看君詩如看畫,無聲詩里畫何如。蟠胸秀句吐不盡,落筆因成赤鯉魚。
日落江水黃,云開楚山碧。南風吹大帆,倏爾臨采石。緬懷謫仙人,醉魂招不得。頫仰天地寬,誰云錦袍窄。
又到中秋日,明月古今同。尋常山水行厭,欲赴廣寒宮。絲竹潺潺流韻,翠袖飄飄起舞,對酒桂香濃。忽借飛船力,一舉入蒼穹。不毛地,尋生跡,苦環峰。姮娥玉兔居處,慘慘寂無風。獨自銷凝長夜,難耐孤星凄冷,神去紫樓空。夢醒人間路,百感落霞紅。
江南有佳植,名列果品中。仙郎乃獨好,官舍親培封。亭亭異眾卉,秀茂當嚴冬。深綠冷逾茂,繁青寒更濃。滿樹葉蔥茜,陰森密成叢。歲晏不改色,傲睨雪與風。所以玩物者,愛比松柏同。灌溉役輿隸,賦詠勞群公。人物兩奇特,永言播無窮。
野闊風云入,天回楚蜀通。渚禽多白鷺,巖樹半青楓。哀怨湘君曲,平成夏后功。晚來懷古意,極目送冥鴻。
二七中秋近,金波湛碧天。似慳來夕滿,卻比昨宵圓。白璧旋應合,青銅覷少偏。嫦娥藏貝闕,妝束未能全。
儒生濟濟列青袍,次第勻排似六爻。畢竟有人居末席,豈應惟我占前茅。諸公指日鶯遷樹,秘閣他年鳳占巢。玉尺量才親手握,可能甲乙總無淆。
鑿開北渚漲痕收,倚杖波吞立鷺洲。稍覺蒹葭相與永,直疑汴泗看交流。壽公且吸杯中月,清夜頻移鑒里舟。雖走蓬萊通帝籍,邦人且欲寇公留。危構飛空舊奐輪,澄光爽氣壓城闉。下臨曲水山陰禊,不障西風庾亮塵。謾擬江南入圖畫,只憑詩匠掃蕪堙。少陵有句真堪詠,翠竹江村月色新。自分鋤耰畢此生,不須窮達問君平。黃粱正與夢俱熟,環堵典無爨欲清。晚客強陪金谷侶,小詩聊學候蟲鳴??諔牙象K心千里,憔悴窮途敢請纓。
臥麟山前江水平,臥麟山下望行云。山云山柳歲時好,江水江花顏色新。長江西來流不盡,東到滄海無回津。我欲登臨問興廢,今時不見古時人。
靈泉涌出山之腰,澎湃如雷日應潮。湛老浚源歸去后,幾人充量汲顏瓢。
二三子約溯巢林,乘興輕舟載酒尋。繞嶺穿溪搖逸槳,沿涯隔樹聽鳴禽。沙粗水淺淵流窄,石亂榛蕃巖谷森。探得源頭相與慶,豪情忽迸縱高吟。早識人生也有涯,由來趣尚與時乖。但期窮巷飯茶給,不羨公門尺寸階。弄石栽花排寂寞,縱吟搜韻寄形骸。春宵又約拈平仄,坐對湖山句自佳。年逾花甲更何能,躲到高樓最上層。閑煮養生三頓飯,偶熬伏案半宵燈。無求蟻夢神儀靜,只守鶴襟心境澄。詩債催時如律令,頭皮硬挺且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