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詩二十四首 七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山精日作兒童出,仙者時將玉器來。
筠帚埽花驚睡鹿,地壚燒樹帶枯苔。
不行朝市多時也,許史金張安在哉。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山精日作兒童出,仙者時將玉器來。
筠帚埽花驚睡鹿,地壚燒樹帶枯苔。
不行朝市多時也,許史金張安在哉。
我像慵懶至極的嵇康一樣不再返回塵世,何妨讓內心如寒灰般寂靜。山中精靈每日化作兒童模樣出現,仙人時不時帶著玉器前來。用竹掃帚掃花驚動了熟睡的小鹿,地爐燒著帶枯苔的樹木。我已很久不去朝廷和集市了,那些像許史金張般的權貴如今又在哪里呢?
慵甚嵇康:嵇康是魏晉時期名士,生性疏懶。這里以嵇康自比,說自己非常慵懶。
方寸:指內心。
山精:傳說中的山中精靈。
筠帚:竹掃帚。
地壚:地爐。
許史金張:許指漢宣帝許皇后家;史指漢宣帝祖母史良娣家;金指漢武帝時金日磾家族;張指漢昭帝時張安世家族。這四姓是西漢時的外戚和權貴。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隱居山林之時。當時詩人厭倦塵世喧囂,選擇山居生活以尋求內心寧靜,在山居生活中感悟人生,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世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居生活的向往與對塵世的超脫。其特點是將山居的閑適與歷史權貴的興衰對比,凸顯詩人淡泊名利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午風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幾年壓塵囂,屢欲返初服。 鷦鷯安一枝,何必戀微錄。 瀟灑此村居,茅舍帶修竹。 田園薄有收,積書高過屋。 所以課子孫,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幾守耕讀。
過隆中、桑柘倚斜陽,禾黍戰悲風。世若無徐庶,更無龐統,沈了英雄。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轉盡青天粟,無路能通。 他日雜耕渭上,忽一星飛墮,萬事成空。使一曹三馬,云雨動蛟龍。看璀璨、出師一表,照乾坤、牛斗氣常沖。千年后,錦城相吊,遇草堂翁。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山高樹多日出遲,食時霧露且雰霏。 馬蹄已踏兩郵舍,人家漸開雙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亂,蕎麥滿園山雀飛。 明朝大江送吾去,萬里天風吹客衣。
事茫茫、赤壁半帆風,四海忽三分。想蒼煙金虎,碧云銅爵,恨滿乾坤。郁郁秣陵王氣,傳到第三孫。風虎云龍會,自有其人。 朱顏二十有四,正錦幃秋夢,玉帳春聲。望吳江楚漢,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橋紅浪濕,撫虛弦、何處得郎聞。雪堂老,千年一瞬,再擊空明。
山青青。水青青。兩岸蕭蕭蘆荻林。水深村又深。 風泠泠。露泠泠。一葉扁舟深處橫。垂楊鷗不驚。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飛。寒水溶溶漾漾、軟琉璃。 紅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戲鳧鹥。
雨潤梨花雪未干。猶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數日之間。 想君行盡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萬里,時須片紙,各報平安。
早歲狂歌晚歲僧,名山賞過幾千層。 滄桑風景隨時幻,兀坐荒林對一燈。
花上插蒼碧,花下走清湍。濃霜深覆殘雪,更有月相參。似我竹溪茅屋,欲曉未明天氣,扶杖繞籬看。秦楚五千里,何處是江南。 饒風下,人不斷,馬相連。頗嘗見有此客,相屬意忄卷々。欲為橫吹出塞,無處可尋羌管,短策叩征鞍。策斷征鞍裂,驚墮玉毿毿。
寒江凝碧。是誰翦作梨花出。花心猶帶江痕濕。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 飛來飛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識。橫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何藥能醫腸九回。榴蓮不似蜀當歸。卻簪征帽解戎衣。 淚下猿聲巴峽里,眼荒鷗磧楚江涯。夢魂只傍故人飛。
賢哉顏氏子,陋巷獨幽居。 簞食與瓢飲,蕭然樂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