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九首 二
陽烏爍萬物,草木懷春恩。
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
學為毛氏詩,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類,附勢同崩奔。
唯尋桃李蹊,去去長者門。
陽烏爍萬物,草木懷春恩。
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
學為毛氏詩,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類,附勢同崩奔。
唯尋桃李蹊,去去長者門。
太陽照耀萬物,草木感恩春天的恩澤。茫茫塵世中塵土飛揚,人們都在為名利而鉆營。我本是個披蓑戴笠的人,從小就知道天子的尊貴。我學習《毛詩》,說話大多率直。不羨慕那些趨炎附勢的人,他們如崩塌奔涌般附勢求榮。我只愿追尋桃李下的小路,前往品德高尚的長者之門。
陽烏:指太陽。
培壅:培育、培養。
蓑笠:指漁夫、農夫等平民百姓。
毛氏詩:即《毛詩》,是《詩經》的古文學派。
需臑(rú nào):比喻趨炎附勢的人。
桃李蹊: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可能存在很多人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現象。詩人可能是有感于這種社會風氣,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守高尚品德的志向。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價值取向。
途窮朝絕爨,世亂夜忘眠。遁跡幾無地,全生賴有天。江山春滿眼,豺虎日駢肩。萬事愁歌里,看花淚迸泉。
誰料人生到此時,貧嫠無藥病常危。經宵敝帳惟親火,破灶生薪每斷炊。十指皴來針線苦,一燈挑盡雪風欺。望夫空化山頭石,弱女相依未有兒。
罷卻微官且客居,庭闈不近信全疏。更無竹下子唐子,誰與過逢說異書。俟命循天更不疑,朵頤那可換靈龜。逍遙豈在榆枋外,問著扶搖總不知。
空庭草色映簾明,短鬢春風細細生。檐溜收聲殘雪盡,窗光落幾曉寒輕。非賢寧畏蛇年至,多難欣占谷日晴。詩思攬人眠不得,山禽屋角有新聲。
且從諸種問風流,休怪紫荊最后抽。試看紅艷傾陽日,亂蕊繁英何處求。
朝不見黃鵠,黃鵠乃在蒼梧之南,炎州之北。洪濤澒洞不可測,鮫人龍戶相過泣。暮不見黃鵠,黃鵠乃在沈墨之陽,易水之陰。太液池迥愁人心,鹓雛鸑鷟鳴相尋。春風習習帝城隈,黃鵠六翮翱翔回。一夜飛度黃金臺,凌風縹緲天門開。天門開,圣人出,青猊赤豹殿前立。紫云泱泱傳清蹕,辟雍槐市生顏色。翁歸文武在所用,愿從黃鵠假六翮。
燕子春歸花正開,一團紅雪鎖青苔。披圖忽動河山恨,何況親從北地來。
把酒離筵江上青,水亭客散雨冥冥。心懷遠道頻看劍,跡向南天秖類萍。孤驛城頭晴見樹,片帆海上夜浮星。知君此去堪乘興,何必臨岐涕淚零。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里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云時傍日邊翔。鶯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浩浩千堆擊石瀾,孤吟人得大空間。天生性野休移格,媚雅翻如媚俗難。
秉燭開秋宴,更衣坐晚涼。云霄降帝子,詞賦接仙郎。月寫蛾眉色,風傳玉佩香。慚君有妍唱,欲報不成章。
嘉祐初開峽,南山豈浪傳。我來尋舊跡,榛塞興茫然。
淮陽古名郡,臥治有昔賢。禁闥不可留,遺想增慨然。顧我豈其儔,寵擢何連連。本乏實德稱,重為虛名牽。撫心益自愧,懷人遂成篇。
花經盆種便無光,冷瑟低眉亦海棠?君看萬年脂粉色,濃稠只是凍成傷。可惜雕欄粉壁旁,風姿只欲出籠窗。還應開在溪邊石,朝對流霞晚對霜。
高唐與巫山,參差郁相望。灼爍在云間,氛氳出霞上。散雨收夕臺,行云卷晨障。出沒不易期,嬋娟以悵惆。別離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見,明月空在帷。共銜滿堂酌,獨斂向隅眉。中心亂如雪,寧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