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三十二
少年何所愁,愁見鬢毛白。
白更何所愁,愁見日逼迫。
移向東岱居,配守北邙宅。
何忍出此言,此言傷老客。
少年何所愁,愁見鬢毛白。
白更何所愁,愁見日逼迫。
移向東岱居,配守北邙宅。
何忍出此言,此言傷老客。
少年有什么可發愁的呢,發愁的是看到鬢發變白。頭發變白了又愁什么呢,愁的是看到時光緊迫。(想象著)死后要移到泰山居住(指埋葬),去北邙山的墓地安身。怎么忍心說出這樣的話啊,這話讓老人聽了傷心。
東岱:指泰山,古代認為泰山是人死后靈魂歸宿之地。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多古代帝王及貴族的陵墓,后泛指墓地。
老客:老人。
這首詩作者是寒山,他長期隱居山林,生活清苦。其詩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人生感悟。此詩可能是他在感慨時光匆匆、生命短暫,看到少年的愁緒聯想到自己及人生的必然歸宿而創作,表達對衰老死亡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以直白的語言和獨特的設問手法,表達對衰老死亡的哀愁。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寒山詩質樸自然、關注人生的特點。
我愛仙居好,安民去百奸。
誠心雖照物,政體昧循環。
喜有綱條立,慚無教令頒。
三年憂且病,王事豈能閑。
紅芳落盡鴨陂邊,白首傷春倍慘然。
自愧閑官消永日,獨吟佳句想當年。
早休諸吏眠齋館,時引雙童上舞筵。
聞說年來亦歸興,琳宮仙籍舊無員。
魂魄應游沛,空嗟廟貌殘。
蒼碑火剝裂,畫壁雨闌干。
帳幙虛風肅,松槐白日寒。
升堂欲進拜,猶怯戴儒冠。
春郊不數到,俯仰恨流景。
李侯有嘉招,滯念茲一騁。
名園帶喬樹,亭榭散清影。
解我塵中衣,觴行日舒永。
花團錦纈明,竹竦搖碧靜。
從容方罫間,萬事不關省。
善謔寧類鄱,高歌或如郢。
行遵水曲幽,望出林梢迥。
興來非外獎,理愜有真領。
薄莫聯歸鞍,清風吹不醒。
碧城樓角重凝眸,迤邐平原接古丘。
七國戰爭人不見,六朝興廢水長流。
遠煙芳草年年事,明月清天夜夜愁。
范蠡功成在何處,五湖波上一扁舟。
天角暝光收,空中爽氣流。
雨回巫峽暮,波起洞庭秋。
塞闊歸鴻遠,林疏敗葉稠。
碧云音信絕,目斷五城樓。
人生風波間,觸事喜乖隔。
前君還里中,王事有程格。
歡言不一再,歸馬已在軛。
相期高陽秋,叢菊手共摘。
惟時家多虞,伯氏遭遠謫。
蒼黃走國門,下馬拜顏色。
孤舟千日宿,離思日侵迫。
還家問生事,未免煩計劃。
自念非世器,身以閑為職。
不能高奮飛,有類籠中翮。
清霜落眾木,諸嶺應更碧。
行當脫身去,爛醉松下石。
朝廷厭煩苛,往還按察詔。四方小大官,政惡日無譙。
悲哉窮遠民,天耳不可嘂。訟爭細毛髪,吏議舉烽爝。
追胥煩閭里,符牒紛以炤。利手肆拂攖,百巧鑿孔竅。
齊氓一擾攘,沸若烹鮮銚。上下漫不省,鰥寡日相吊。
咨嗟夢得材,連蹇十銓調。今復欎不施,一尉濱海嶠。
蠢茲尤溪民,習俗攻險僄。尺表易為直,長戈固難掉。
吾聞政無小,媺惡出號召。雖爾主盜官,操權寧非要。
近歲民艱食,群小屢軒趒。揮刀力誅鋤,加以原火燎。
政令務寬簡,威肅宜震曜。武事戒不習,賤策貴前料。
山林剔逋逃,道路剪攻剽。食禁寧疏網,私兵勿容鞘。
嘗聞伍保法,慎置理宜妙。法至奸可革,無事省巡徼。
勿嗟厥位淹,十室聊歌笑。往矣有吾民,瘡痍方爾療。
今茲春始仲,氣序忽已燠。
及此暇夜清,開軒散煩蹙。
金波麗中天,流光正穆穆。
佳樹澄疏影,幽花運微馥。
濁醪時獻斟,清論遞往復。
諸季豈不歡,眷眷心所服。
高文炳辰宿,淵議贊化育。
匪才托游好,余潤久沾沐。
茲焉隔清賞,耿耿私恨蓄。
春芳正可樂,嘉會期晝卜。
君有云泉酒,詩來寄我嘗。
色過金菊淡,味帶木蘭香。
北固山城秀,東園水榭涼。
無因陪落帽,孤酌負重陽。
帝思元老付關西,公受兵符與命圭。
應識疲羸須鎮撫,便期愚散豫招攜。
漢家宮殿看龍首,秦地山川入馬蹄。
自愧不才多病者,空哦嘉句滯幽棲。
白云深處一軒開,鳳去池空折野梅。
山接九龍爭夭矯,路盤千騎久徘徊。
煙嵐翠入樽前滴,水石深從澗底來。
誰與忘機此棲息,笑看林鳥下生臺。
為官一十政,宦游五十秋。
平生憶何處,最憶是溫州。
思遠城南曲,西岑古渡頭。
綠觴春送酒,紅燭夜行舟。
不敢言遺愛,惟應念舊游。
憑君將此句,寄寫謝公樓。
華構敞云扃,人幽境亦靈。
心閑生浩氣,味薄得真經。
鑿沼觀魚樂,開樽與酒盟。
由來知此趣,何暇問攖寧。
磷磷清潁流,中截兩崖斷。
架橋在城底,斗出曠平漫。
陰風無邊來,左右篷驚轉。
我行感時節,跋馬重為戀。
雖非遠別戚,所恨良會散。
卻想置酒地,松陰野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