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一四四
夕陽赫西山,草木光曄曄。
復有朦朧處,松蘿相連接。
此中多伏虎,見我奮迅鬣。
手中無寸刃,爭不懼懾懾。
夕陽赫西山,草木光曄曄。
復有朦朧處,松蘿相連接。
此中多伏虎,見我奮迅鬣。
手中無寸刃,爭不懼懾懾。
夕陽映照在西山,草木閃耀著明亮的光。還有那朦朧的地方,松蘿相互連接。這中間有很多潛伏的老虎,看見我就豎起了頸上的毛。我手中沒有一點兵器,怎能不害怕得發抖。
赫:照耀。
曄曄:明亮的樣子。
松蘿:一種攀緣在松樹上的地衣類植物。
奮迅鬣:奮起抖動頸上的毛,形容老虎發怒的樣子。鬣,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
寸刃:指短小的兵器。
懼懾懾:害怕得發抖的樣子。
這首詩作者王梵志是唐初白話詩人,其詩多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此詩可能是他在山林間行走時的真實經歷寫照,反映當時山林常有野獸出沒,人們面臨一定危險。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在山林遇虎的驚險經歷。特點是語言通俗,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梵志白話詩貼近生活、反映現實的風格。
客里匆匆夢帝州。故人相遇一杯休。疏梅些子最清幽。 雙綰香螺春意淺,緩歌金縷楚云留。不知妝鏡若為儔。
梅花似雪。雪花卻似梅清絕。小窗低映梅梢月。常記良宵,吹酒共攀折。 如今客里都休說。瀟瀟灑灑情懷別。夜闌火冷孤燈滅。雪意梅情,分付漆園蝶。
一抹煙林屏樣展,輕花岸柳無邊。連朝春雨漲平川。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同事多才饒我懶,乘閑縱飲郊園。髻花敧側醉巾偏。時豐容卒歲,游樂更明年。
江梅占盡江頭雪。忍寒玉骨夸清絕。不似杜秋娘。婆娑秋水傍。 波光涵晚日。照影從教密。隱隱認遙黃。隔溪十里香。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 人我盛,日夜長無明。地獄爭頭成隊入,西方無個肯修行??账缽涂丈?。爭一作盡。
娑婆苦,長劫受輪回。不斷苦因離火宅,祗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臺。 朝又暮,寒暑爭相催。一個幻身能幾日,百端機巧哀塵埃。何得出頭來。
西方好,隨念即超群。一點靈光隨落日,萬端塵事付浮云。人世自紛紛。 凝望處,決定去棲神。金地經行光里步,玉樓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誰家玉笛暗飛聲,總是鄉關離別情。 妾夢不離江上水,夜來還到洛陽城。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馀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香盡銅爐火不增,一床寒被臥春冰。 不知明月將人夢,去落紅樓第幾層。
斗轉星移天漸曉。驀然聽得鵜鶘叫。山寺鐘聲人浩浩。木魚噪。渡船過岸行官道。 輕舟再奈長江討。重添香餌為鉤釣。釣得錦鱗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漁家好。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大道無形。方寸何憑。在人人、智見高明。能降眾欲,解斷群情。作鬧中閑,忙中靜,濁中清。 情態如嬰。懷抱如冰。自蒙籠、覺破前程。吾言至囑,君耳深聽。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誠。
門外綺羅如繡。堂上華燈如晝。領略一番春,共醉連宵歌酒。今后。今后。如此遨頭少有。
翠竹如屏,淺山如畫。小池面、危橋一跨。著棕亭臨水,宛然郊野。竹籬茅舍。 好是天寒,倍添幽雅。正雪意、垂垂欲下。更朦朧月影,弄明初夜。梅花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