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二五九
無衣自訪覓,莫共狐謀裘。
無食自采取,莫共羊謀羞。
借皮兼借肉,懷嘆復懷愁。
皆緣義失所,衣食常不周。
無衣自訪覓,莫共狐謀裘。
無食自采取,莫共羊謀羞。
借皮兼借肉,懷嘆復懷愁。
皆緣義失所,衣食常不周。
沒有衣服自己去尋找,不要和狐貍商量要它的皮來做裘衣。沒有食物自己去獲取,不要和羊商量要它的肉做美食。向狐貍借皮還得借肉,只能心懷嘆息又憂愁。都是因為道義喪失,所以衣食常常不能滿足需求。
訪覓:尋找。
謀:商量。裘:皮衣。
羞:同“饈”,美食。
緣:因為。
這首詩出自寒山所作《詩三百三首》,寒山生活于唐代,其詩多以山林隱逸生活為題材,表現出對世態炎涼、道德淪喪的感慨。此詩可能是他看到社會中人們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道義缺失,導致生活困苦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人們要依靠自己去獲取生活所需,同時批判了社會道義的缺失。其特點是語言淺顯易懂,以生動事例說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寒山詩通俗且富含哲理的風格。
綠樹陰陰春欲盡。寂寞園林終日悶。杏花零落已無多,風一陣。雨一陣。抵死黃蜂還要趁。卻憶雙釵低壓鬢。繡幕生寒沉水燼。紅箋疊就又開看,橫不認。豎不認。靴臉尚留鞋底印。
羅綺叢中初見。理鬢橫波流轉。半醉不勝情,簾影猶招歌扇。留戀。留戀。秋夜辭巢雙燕。
深秋黃菊訪蘇臺,群彥同游亦快哉。舒嘯林泉何處得,滄浪亭畔且徘徊。煙巒蒼秀石玲瓏,走盡西廊復向東。壁砌名碑游覽畢,一杯香茗淡心胸。
湘山臺殿翠微連,石塔禪身坐儼然。祗樹天移兜率境,金燈焰續會昌年。云嵐坐涌巖扉暝,薜荔行遮塔徑斜。兩日炎州病如洗,湘山寺里見梅花。
隔歲遺愁在,經春改舊容。世情催白發,老態倚蒼筇。門靜無新客,心空有暮鐘。百年成底事,漫作蜜巢蜂。
國家有常典,執法嘗持平。好生原盛德,豈容民幸生。唐宗昔縱囚,一時博美名。放遣約自歸,及期果如盟。匪直信義孚,感格由至誠。市恩以骫法,紀綱自此輕。即云出惻隱,茲舉難再行。緬懷三代上,王道本人情。
孤城吹角海天秋,白首黃云相對愁。蘇武不歸沙漠漠,管寧空老夢悠悠。一燈說鬼三更雨,八口謀生十指牛。謾向荒原高處望,弩臺東去水西流。空啼蜀魄怨吳鉤,老大無端倚戍樓。白骨聚鴉寒帶雨,荒城宿虎夜橫秋。一繩度地千年鏡,萬里窺天六月裘。漢水自流秦塞斷,那堪回首白蘋洲。
翻劫解圍心有兵,謀生政要眼雙青。已收鵝陣烏巢幕,未放鷹揚鷗滿汀。塊然木石本無情,底事紛紛如許爭。天遣人間作仇敵,只緣黑白太分明。一勝一負乃常事,七縱七擒真妙機。九械難窺墨翟守,六奇終破白登圍。哲匠觀旁嘿若喑,銜枚勇士用功深。管中窺豹誰家子,技癢時時不自禁。千里歸來兩鬢絲,清風永日對枯棋。紅塵萬事不到眼,此樂勿容兒輩知。
吾儕從仕為家邦,豈羨科名世少雙。激浪須看巋柱立,犯顏安可畏郎撞。
曉風忽已肅,匹馬寒垣深。石亂泉聲咽,山多野氣沈。邊沙埋短草,秋雨暗長林。見獵不能喜,漸非年少心。
自攜筆具呼西舟,好風吹蟹歸魚篝。
江墮清笳月,霜嚴畫戟門。灘聲寒更壯,山氣旦常昏。搖落悲徂歲,羈游憶故園。無勞空竊食,何以報君恩。
樓高是處盡烏啼。柳外煙同翠眼迷。流水落花春寂寂,浮家一檻近前溪。溪前近檻一家浮。寂寂春花落水流。迷眼翠同煙外柳,啼烏盡處是高樓。
屈曲山腰一徑通,亂云芳草思無窮。塵埃從此去人遠,我欲誅茅寄一峰。
山空客睡欲厭厭,可奈愁思夢里添。竹和風聲幽戛籟,桐篩月影靜穿簾。暫言放浪樵漁共,久作棲遲貧病兼。故國霜華渾不見,海秋已過十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