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郊祀樂章 慶休
大業來四夷,仁風和萬國。
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
七旬罪已服,六旬師方克。
偉哉帝道隆,終始常作則。
大業來四夷,仁風和萬國。
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
七旬罪已服,六旬師方克。
偉哉帝道隆,終始常作則。
偉大的事業使四方夷族前來歸附,仁愛的風氣讓萬國和睦融洽。太陽普照無私,皇天輔佐有德之人。叛亂者七十天就認罪歸服,六十天軍隊就取得勝利。偉大啊,帝王之道興隆,自始至終都可作為準則。
大業:偉大的事業。
四夷:古代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和風:溫和的風,此處引申為仁愛的風氣。
體無私:體現出沒有偏私,指太陽普照萬物。
皇天:指天,蒼天。
輔:輔佐。
七旬、六旬:這里指時間,古代一旬為十天。
罪已服:指有罪之人已經歸服。
師方克:軍隊方才取得勝利。
帝道:帝王治國的法則。
作則:作為準則
郊祀是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儀式,這首詩是梁代郊祀樂章中的《慶休》。它創作于梁代,當時社會需要通過郊祀等儀式來彰顯帝王的權威和國家的正統性,此詩可能是在郊祀儀式上為了歌頌帝王的功績、祈求上天庇佑而創作,展現出當時帝王希望四方臣服、國家繁榮的政治愿景。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帝王的偉大事業和治國之道,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郊祀樂章這一特殊文學體裁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宗教文化。
山澤神交二十年,素情臺尚得君賢。閒游徑就天峰去,晏坐醒尋海石眠。風起于菟看杏地,露寒阿對灌蔬泉。閉門白發蕭蕭在,何事虛名世上傳。
大瓢貯月瀉銀瓶,瑟瑟松風入坐鳴。擬把金釵候湯眼,睡魔先已樹降旌。
新鶯百囀報新晴,隊隊游人出遠坰。芳渚幾灣成曲水,香風到處是蘭亭。傷春坐嘆三湘晚,懷古難招二女靈。最愛落花頻點草,軟鋪裀褥待人醒。
偶從選入侍仙都,歌舞常承玉殿呼。欲謝君恩卻無語,心前笑指赤靈符。
了了兒時未卜今。坐忘貧病為詩淫。難將幽憤托鳴禽。千里故人明月淚,一春倦客夜燈心。杯分濁酒不須深。點點青山似濕螺。去來鷗鷺莫驚他。先生風月債差訛。消受海棠三十雨,化成春節百千歌。天公如此奈吾何。未盡離懷愧見賓。尚余閑事費精神。詩成低誦謝春恩。鴉背影留斜日怨,馬蹄聲吊落花魂。眼前情景又紛紜。
東湖水,西湖水。日夜流,匯彭蠡。揚瀾左里何渺茫,萬頃鏡面含天光。廬山高聳湖水上,屏風九疊倒影湖中央。湖光山色兩奇絕,翠靄丹霞互明滅。夜深明月落波心,疑是驪龍吐珠光。燁燁湖水復湖水,滔滔流向東何當。載我上京國,卻尋五老巢云松。
插撥沈吟態更嬌,三弦奏后已魂銷。定知今夜多明月,夢到揚州第幾橋。
北地霜濃九月寒,駝裘破曉上征鞍。也知骨相非麟鳳,慚愧州人向掌看。
碧荷池畔赤闌東,此地曾留坐晚風。今日卻成千里別,何時相對一尊同。
愛爾雪溪船最好,棹歌聲近野鷗磯。人如天上春來坐,興比山陰夜半歸。當席最宜明月出,持杯長見落花飛。往年記得曾相過,醉后寒生白苧衣。
到江真幾里,為縣可三年。心自難忘蜀,官還只住燕。鶯花縈別酒,楊柳夾行船。向日登瀛客,相期禁籞邊。
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過青猶滴,四月尋春綠已齊。湖上未忘經歲約,竹間覓得舊時題。晚煙十里歸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躍馬長城外,方知眼界寬。晴天雷雨急,暑夜雪霜寒。鐵騎秋呼鶻,金盤曉薦獾。柳營弓劍滿,容我一儒冠。
手把綠玉杖,腳踏青芒鞋。采藥不覺暮,晚風山氣佳。
少年今覺人間好,當時年少紛紛老。江水拍長堤,游魂歸路迷。堤前春水淥,時有鴛鴦浴。天上對殘暉,塵寰不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