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
郭內青山寺,難論此崛奇。白云生院落,流水下城池。
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岳僧來坐夏,秦客會題詩。
岡轉泉根滑,門升蘚級危。紫微今日句,黃絹昔年碑。
歇鶴松低閣,鳴蛩徑出籬。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層支。
啼鳥笙簧韻,開花錦繡姿。清齋奔井邑,玄發剃熊羆。
極浦征帆小,平蕪落日遲。風篁清卻暑,煙草綠無時。
信士三公作,靈蹤四絕推。良游如不宿,明月擬何之。
郭內青山寺,難論此崛奇。白云生院落,流水下城池。
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岳僧來坐夏,秦客會題詩。
岡轉泉根滑,門升蘚級危。紫微今日句,黃絹昔年碑。
歇鶴松低閣,鳴蛩徑出籬。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層支。
啼鳥笙簧韻,開花錦繡姿。清齋奔井邑,玄發剃熊羆。
極浦征帆小,平蕪落日遲。風篁清卻暑,煙草綠無時。
信士三公作,靈蹤四絕推。良游如不宿,明月擬何之。
城郭內的這座青山寺,難以言說它的奇特。白云在院落中生成,流水從城池上流下。石像仿佛是被雷霆開啟,江邊的沙石等待著成為鼎鼐之材。山中僧人來此度夏,遠方客人匯聚在此題詩。山岡轉折處泉根濕滑,登上有苔蘚的臺階很危險。王舍人今日寫下的詩句,堪比當年絕妙的黃絹碑。仙鶴棲息在低矮的松閣旁,蟋蟀鳴叫著從籬間小徑傳出。白色的圍墻如千堵般環繞,金色的寶塔支撐著九層之高。啼鳥聲如笙簧般悅耳,花朵綻放出錦繡般的姿態。吃齋的人從城鎮趕來,頭發烏黑的人剃度出家。極遠的水邊征帆渺小,平曠的草地落日遲遲。風吹竹林驅散暑氣,煙草四季常綠。這是由三公這樣的信士所建,其靈驗的蹤跡被四方推崇。如此美好的游覽若不留下住宿,明月之下又該去往何處呢?
崛奇:奇特。
鼎鼐:本指烹飪的器具,后比喻治理國家的才能,這里可理解為有成為重要事物的潛力。
坐夏:佛教語,僧人于夏季三個月安居寺院,坐禪靜修,稱坐夏。
紫微:指王舍人,紫微常用來代指中書省官員。
黃絹碑:指絕妙好辭之碑,這里比喻王舍人詩句精妙。
蛩:蟋蟀。
信士:指信仰佛教的人。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這里指有地位的信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與王舍人、崔補闕一同游覽天王寺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佛教文化較為盛行,文人雅士有游覽寺廟、題詩唱和的風尚。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天王寺的美景和氛圍所感染,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天王寺的奇特景色和人文氛圍。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意象豐富,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極其著名的作品,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游覽寺廟、創作詩歌的文化現象。
誰將冰蜜共囊封,結實祇園顆顆同。
蔽芾舍傍思召伯,周流林下賦揚雄。
花經春月千層白,頰傅秋霜一抹紅。
江橘空甘得奴號,果中清品合稱公。
千尺危橋跨浪雄,壓橋虛閣勢凌空。
直疑有路通銀漢,又訝橫天臥玉虹。
盡挹江山歸醉目,獨開懷抱向清風。
卻嗟景出天隨后,不得當年一詠工。
羲和驅日晝如燔,萬里焦原草木干。
旱雨驟晴還作熱,炎風寡勢豈成寒。
渴思沆瀣朝餐美,坐想凌兢跡到難。
汗浹肌膚空秉箑,浪將霜雪擬輕紈。
慶歷天王設網羅,君時遺俊我登科。
當時未識名猶熟,此日相逢分固多。
摩戛青云知志在,驚嗟素業怵時過。
朱顏皓齒偷歡處,暫置功名任酒酡。
江花飄去不留春,海燕飛來獨語人。
局促年光花過眼,飄飖生理燕謀身。
壯懷已入雙蓬鬢,樂事還成一窖塵。
唯有濁醪存妙趣,不容憂喜擾吾真。
小來讀書非為名,約身不肯游公卿。
祇憐狂簡真吾黨,謾有文章慚老成。
漢廷好武臣尚少,郎官十年不見調。
青衫黃綬赤詔除,落拓敢辭流俗笑。
色浮千里白,氣逼萬家寒。
獨鳥饑猶啄,癡兒喜自團。
向風初舞急,入夜轉聲干。
此味同誰冷,吟窗映素冠。
阿嫫年八十,睢盱事粧飾。
仍夸少年日,自謂美無敵。
與子不同時,寥落復異域。
人事雖萬殊,近者猶可測。
頹顏與白頭,何日好顏色。
南海浮柘山,嘗試問水濱。
桑海變未久,婉孌茲為神。
昔聞仇池穴,上有牛女津。
物理寧可窮,空驚舟檝人。
寒日流短明,涼風起秋色。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織。
節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心事已如翁,但知頭未白。
黃公青云氣,疇昔振六翮。成紀獨不侯,長沙嘗遠謫。
賣瓜青門外,種豆南山側。浩歌寫窮愁,我預聞損益。
外事來無涯,開口笑不得。惟當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才落先明牖,無多未壓檐。
得時雖較淺,著物始知嚴。
報歲三登速,裁花六出尖。
賀祥開萬物,卻癘喜千閻。
腹餒禽剛喙,螯僵蟹怕箝。
地成銀色界,門盡水晶簾。
燕席凝杯蟻,書幃冰硯蟾。
天形四垂接,曙色十分添。
海訝龍飛沫,盤疑虎刻鹽。
陰陽驚臘早,氣象假風兼。
嚼爽腸忘渴,吟寒口懶占。
學輕頻舞袖,御冷盛張幨。
謝媛資佳詠,袁生苦密潛。
自緣人意別,一愛一憎嫌。
丹山靈鳳質,偶別帝梧飛。
忽憶華林好,還收倦翼歸。
綠深宮樹合,紅薄苑花稀。
重到回翔地,卑棲嘆昨非。
時時行地羅裙掩,雙手更擎春瀲滟。
傍人都道不須辭,盡做十分能幾點。
春柔淺蘸蒲萄暖,和笑勸人教引滿。
洛塵忽浥不勝嬌,刬蹈金蓮行款款。
上巳曾陪宴后池,風光一匝又花時。
當年簪履誰猶在,今日門墻獨未離。
步怯園林雖晚到,恩深草木已先知。
都人不省憂民病,只訝行春繡旆遲。
平溪漲雨欲過人,后土浮泥苦寄身。
但得薰風如舜世,未應大水似堯民。
淵魚弄沫知生樂,林鳥啼饑與死濱。
急浪橫流成浩蕩,陰云狂態轉紛綸。
杯觴自好消長日,草樹猶疑泣晚春。
杖策北園尋傲吏,葛衣飄灑任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