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尉遲少卿郊居
卿仕在關東,林居思不窮。
朝衣掛壁上,廄馬放田中。
隅坐唯禪子,隨行只藥童。
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風。
濃翠生苔點,辛香發桂叢。
蓮池伊水入,石徑遠山通。
愚者心還靜,高人跡自同。
無能相近住,終日羨鄰翁。
卿仕在關東,林居思不窮。
朝衣掛壁上,廄馬放田中。
隅坐唯禪子,隨行只藥童。
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風。
濃翠生苔點,辛香發桂叢。
蓮池伊水入,石徑遠山通。
愚者心還靜,高人跡自同。
無能相近住,終日羨鄰翁。
尉遲少卿在關東為官,居住在山林中思緒無窮。把朝服掛在墻壁上,將廄里的馬放到田中。角落坐著的只有參禪之人,隨行的僅有采藥小童。臺階上的莎草留住了夜露,庭院的竹子吹來了清風。濃郁的翠綠中生出苔蘚斑點,桂花叢中散發著辛辣的香氣。蓮花池與伊水相通,石頭小徑通往遠處的山巒。愚鈍的人心也能平靜,高雅之人的行跡自然相同。我沒有能力在附近居住,整天羨慕這位鄰家老翁。
卿:對尉遲少卿的尊稱。
關東:指函谷關、潼關以東地區。
朝衣:官員上朝時穿的禮服。
廄馬:馬廄里的馬。
禪子:參禪的人。
砌莎:臺階上的莎草。
伊水:水名,在今河南西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尉遲少卿在山林中的居住生活,與自己或當時官場的生活形成對比,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的喧囂與山林生活的寧靜兩種不同狀態,詩人向往后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描繪山居生活細致生動,營造出寧靜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芳意稍菲菲,春城濃淡暉。
霞留早陰住,風遣薄寒歸。
細溜兼沙漾,初禽隠葉飛。
要知刀筆暇,文酒得相依。
四忝方州換隼旟,九番官樹老儲胥。
淹留太史編殘藁,廢忘河東篋里書。
遠想淵云才不逮,略通邛僰計仍疏。
夢回密友偏矜我,時損瑤音附鯉魚。
雪壓春期蔽曙空,憑高把酒思無窮。
光侵病鬢都成白,寒著酡顏久未紅。
淮滸亂迷珠罅月,柳園狂誤絮時風。
使君醉筆慚妍唱,半落巴人下里中。
隨岸秋風慘別袪,崢嶸歲晏得雙魚。
定因南浦傳能賦,卻到西河問索居。
夜月連江金液動,曉山圍國鈿螺疏。
端倪欲報懷人恨,滴盡瑤蟾尚有余。
乞得二千石,終非循吏才。
霜蓬根易動,籠鳥翅難開。
夢寤慚封邑,陶埏仰鉉臺。
報言殊麗藻,虛附驛筩回。
外署清郎出佐州,嘲辭不畏上山頭。
天中倦目迷云闕,江上歸帆避石郵。
佳設自隨賓早晏,還書寧畏渚沈浮。
疁田越镈農知勸,時伴春旗暗綠疇。
賤子空虛甚,何煩跪自陳。
摧藏不鳴雁,排迮后來薪。
櫛短三秋發,途奔四海塵。
安能得所欲,況是數奇人。
伏檻臨堂更曲池,鮮風淡蕩燕參差。
蕙殘已覺銅盤冷,梅落猶煩玉笛吹。
拂世只愁衣帶緩,當筵但訴玉杯遲。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烏宿故枝。
官舍同山舍,蕭然日杖藜。
饑鷗守冰沼,寒薺犯蔬畦。
霜逼晴空迥,霞牽晚照低。
城鴉棲已定,無事莫驚啼。
玉樹扶疏入紫煙,鳴騶偕計望甘泉。
十行深詔言成綍,三道摛華藻掞天。
澤國東風占鵲喜,杏園初日待鸞遷。
自嗟擁鼻沈冥極,生看青云著祖鞭。
酪和盤櫻舊宴空,鳳岐新辟逐旌弓。
坐陪府幄談成藪,趨問家庭史有公。
春斝促浮萍葉紫,夜章催刻密枝紅。
青袍玉骨英游盛,上路爭看側帽風。
安車就第上優賢,不使當關損晏眠。
勛重舊更三府地,體強初過六身年。
游籃凈貯茶經具,醉幕閑垂酒頌天。
獨念相如久稱疾,時時令預雪臺篇。
直舍沈沈掩回廊,古壇槐柳對蒼涼。
一囊有客愁饑死,三尺無人問喙長。
瞑據槁梧真用拙,束歸高閣分深藏。
日斜廣陌驅歸鞅,更似笭箵作漫郎。
天意歇余芳,人閑日始長。
落花風觀閣,睡鴨雨池塘。
稍倦持螯手,猶殘婪尾觴。
春歸無所預,羈客自回腸。
霧著青旗燕尾斜,輕陰連日徧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細柳猶疏不礙鴉。
積潤未妨鏗畫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問君何事貪官事,只倚雕章念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