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廣文欲于荊襄卜居襲美有贈代酬次韻
不知天隱在何鄉,且欲煙霞跡暫雙。
鶴廟未能齊月馭,鹿門聊擬竝云窗。
蘚銜荒磴移桑屐,花浸春醪挹石缸。
莫惜查頭容釣伴,也應東印有余江。
不知天隱在何鄉,且欲煙霞跡暫雙。
鶴廟未能齊月馭,鹿門聊擬竝云窗。
蘚銜荒磴移桑屐,花浸春醪挹石缸。
莫惜查頭容釣伴,也應東印有余江。
不知道隱居之地在哪個鄉,暫且想與煙霞為伴一同留下蹤跡。還不能像在鶴廟那樣與月神并駕齊驅,姑且打算像隱居鹿門山般與云窗相伴。踩著長滿苔蘚的荒階,穿著桑木屐漫步;用石缸舀取浸著春花的春酒。不要吝惜讓我這釣魚伙伴在查頭這個地方垂釣,想來東印之地也有很多空閑的水域。
天隱:指隱居于天地自然之間的人。
煙霞:指山水勝景。跡暫雙:指暫時相伴。
鶴廟:可能是傳說中與仙鶴有關的廟宇,這里或許有超凡脫俗之意。月馭:傳說中駕馭月亮的神,代指月亮。
鹿門:指鹿門山,東漢龐德公隱居于此,后泛指隱士隱居之地。竝(bìng):同“并”。
蘚銜荒磴:苔蘚長滿了荒棄的石階。桑屐:桑木做的木屐。
春醪:春酒。挹(yì):舀取。
查頭:地名,可能是適宜釣魚的地方。釣伴:釣魚的伙伴。
東印:地名,具體所指待考。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是酬和之作,當時友人南陽廣文打算在荊襄地區選擇隱居之地,皮日休有贈詩,作者便依韻酬和。在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或個人心境有歸隱之意,所以借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營造出清幽閑適的意境,語言清新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情感表達。
鴻飛在天末,弓繳不可施。
官池稻粱夢,鴨近鴛鴦卑。
小窗聽雨看梅花
人在江南舊相家
不是歲闌情味別
舊回歸路板橋斜
暝合海天寬,令我詩膽小。
狂飲讀九歌,東南云繞繞。
輪行天泱泱,碾碎秋蟾影。
蛟龍避三舍,浪逆不敢逞。
雖無千樹小山叢,
愛著繁花水榭東。
十日花時連日雨,
眼看狼藉欲隨風。
繡天錦地,浣花溪風物,尤為奇絕。無限蘭舟相蕩漾,繒彩重重裝結。冀國遺蹤,杜陵陳跡,疑信俱休說。笙歌叢里,旌旗光映林樾。
自笑與蜀緣多,滄浪亭下,飽看煙波闊。屢疏求歸才請得,知我家山心切。已是行人,猶陪佳客,莫放回船發。來年今日,相思惟共明月。
天下奇才,算蛟龍、終不是池中物。妙小文章驚海內,秀氣降生東璧。八柱擎天,三長冠世,節操逾冰雪。神仙宰相,元來同是人杰。
同朝瑞靄蘢蔥,蓬萊閬苑,青鳥翩翩發。報道桑田還變海,銅狄要看磨滅。赤暑全消,金風初動,進賢冠上發。況堪心事,一片長安秋月。
駐箸不能食,
蹇蹇步闈里。
投瓊著局上,
終日走博子。
人種追來,喜阮曲、又生遙集。是月里、風飄桂子,夜來親拾。旦日驚看佳氣滿,經年怪底吟聲澀。果息機、結得蚌胎成,珠光濕。
嫂已慶,螽斯緝。孫漸解,勝衣揖。笑阿兄此事,得毋非急。小弟今冬方五十,飄零一線河之北。待來春、挈取小獅兒,還鄉邑。
區區世道,算紅塵、何似水云寬處。云夢澤南攤睡簟,曾是舊游之路。城老芙蓉,臺空簫管,下界多風雨。群仙相笑,問人何事勞苦。
自要天柱峰頭,仙人洞口,著登臨長句。寶帶萬釘成甚用,到了終歸黃土。籬下黃花,山中白酒,秋意須人主。愁心無奈,江南有夢歸去。
秋月窗前天似水,
春花縣里日如年。
民謠若達觀風使,
處處流傳茂宰賢。
上京相見詎無賢,深語能憂更待宣。坐審亂時逾十稔,一為遷客遂三年。下臍此氣今猶冒,納手仍寒事可憐。春晚江南君所憶,定知蒲柳已含煙。
橫塘路。重問故苑滄波,廢臺煙樹。殘蟬聲闋西風,鬧紅俊賞,凄涼舊處。共吟佇。庸覷淡妝圖畫,冷香簾戶。空馀萬葉顰秋,倩誰省識,鴛鴦對語。
追認湖山芳事,酒邊花外,怯歌愁舞。憔悴夢回天涯,才思非故。殘箋蠹墨,猶寫登臨句。休凝念、歸鸞素約,淩波微步。鏡里年華去。算來惟剩,零歡墜緒。宛轉成千縷。危魂斷、清江沈沈宵雨。醉中未濯,一襟塵絮。
春雨涌新沙,
秋江水落涯。
夜行不容易,
江路有分叉。
五緯煌煌裹在秦
項王稱霸沛公臣
誰知四百年天下
已屬寬仁大度人
潤壑千歲資,
風聲萬牛吼。
春江縠紋面,
一笑可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