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竹詞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千萬年來湘江兩岸的竹子,無窮無盡的哀怨又能如何呢。每年都會長出嫩綠的新筍,只是竹上的淚痕更多了。
萬古:形容時間久遠。
奈怨何:對哀怨無可奈何。
長春筍:指每年都生長出新筍。
淚痕: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哭泣的淚水灑在竹子上,形成斑痕,稱為湘妃竹。
此詩可能是作者受湘妃傳說影響而作。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娥皇、女英二妃悲痛不已,淚灑湘竹成斑。作者或許借此傳說,借湘竹抒發內心的哀怨愁緒,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
這首詩主旨是借湘竹表達哀怨之情。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湘竹的萬古長存和新筍不斷生長,強化哀怨的無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借傳統意象抒發情感的創作手法。
一朵簪花擬素云,纖腰斜倚水湔裙。無調脂粉修眉黛,敢以天然直面君。
兩岸人家峙兩樓,中間一水過行舟。倚篷碎擘桃花片,亂擲江心試急流。
建都望淮海,樹闕表衡稽。井干風云出,柏梁星漢齊。皇王臨萬宇,惠化覃黔黎。吉士服仁義,宿昔秉華圭。庸賢起幽谷,欽言非象犀。端委康國步,偃息召邦攜。舉政方分策,易紀粲金泥。伊余沐嘉幸,由是別園畦。曾微涓露答,光景遂云西。方隨煉丹子,薄暮矯行迷。
柏檜森森蔭綠苔,清高廟貌出城隈。七篇仁義三遷始,百代淵源一貫來。皓皓尚馀秋日烈,巖巖虛道泰山頹。可憐此地空祠廟,誰識當年命世才。
幽居僻遠無人到,病起荒涼有客過。路逼鄰墻難系馬,山當晴候易捫蘿。津頭小市魚蝦少,海上頻年罟網多。小酌晚涼須半醉,共公攜手看星河。
江南一岳占青陽,多少神仙此地藏。聞說仙翁搗藥處,鳥聲依舊克丁當。
清溪誰與濯塵纓,水氣常昏海上城。北塞曉煙嘶戍馬,西風寒浪吸長鯨。旗翻紫電皇威遠,劍躍青虹閫令明。驕子莫詢周鼎重,郁蔥佳氣滿神京。
鵠沼麟園望不迷,丈夫何事戀卑棲。豪游曾結長安客,千里人知碧玉蹄。
斷碑殘畫字昏朦,應是山高氣似虹。我自筆頭如許澀,恨無好句傍清風。
不愁簪鬢后,玉重膩難勝。朵朵如鏤雪,莖莖似插冰。暮嫌風半吐,朝愛露全凝。自向臣冠掛,頻來好色稱。
雨歇夜初霽,鵲飛星正疏。乾坤燈下影,魂魄枕邊書。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魚。岑岑天欲曙,頭白不堪梳。
兒大催吾老,多愁始作翁。親朋皆至喜,詩律總能工。布席有薇蕨,司壺無仆僮。但求都草草,雙耳聽松風。
故人別后杳沉沉,獨上高樓水國陰。鴻雁不傳書底恨,天山流落到如今。
即看負劍游吳客,終是拋繻入漢童。阿堵虎頭雖易擅,浮丘鶴相本難工。敢于玄白嘲楊子,尚恨丹青敗乃公。算更難描誰面目,矮人咄詫戲場中。
御溝秋水碧如天,偶憶當時事惘然。紅葉縱教能寄恨,不知流得到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