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雜詠 茶甌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
棗花勢旋眼,蘋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
棗花勢旋眼,蘋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邢窯和越窯的工匠,都能制作出這樣的茶甌。它圓得像月亮的魂魄墜落人間,輕得像云朵的精魄飄起。茶甌中茶湯泛起如棗花般的泡沫在眼前旋轉,茶沫的香氣沾染在牙齒上。在松下時不時看一眼這茶甌,感覺高僧支公品茶時也是這般情景。
邢客與越人:邢指邢窯,在今河北邢臺,以產白瓷著稱;越指越窯,在今浙江紹興、余姚一帶,以產青瓷聞名。這里指兩地的制瓷工匠。
月魂:月亮的精魂,形容茶甌的圓和白。
云魄:云朵的精魄,形容茶甌質地輕盈。
棗花:指煮茶時泛起的像棗花一樣的泡沫。
蘋沫:茶沫。
支公:東晉高僧支遁,這里借指品茶的高人。
皮日休生活在晚唐時期,當時茶文化盛行,人們對茶具也十分講究。詩人可能在品茶過程中,被精美的茶甌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來贊美茶甌和表達對品茶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茶甌的精美和品茶的雅趣。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生動描繪茶甌與品茶場景。在茶文化文學中,豐富了茶具描寫的內容,展現了晚唐文人的生活情趣。
閒居城市澹無營,客去柴門盡日扃。車轍不從□□過,書聲惟有近鄰聽。筠簾半卷塵凝榻,蔓□□生翠滿庭。久靜由來當一動,佇看鵬運起滄溟。
于我既已適,于彼寧參差。惟當慕落際,我適彼不知。
露下庭皋秋夜清,星河冉冉動高城。林烏自避廚煙宿,旅雁孤隨海月鳴。塞上風云還澒洞,客中鐘鼓最分明。金支翠節歸何晚,璧水瑤山擁漢京。
昔與乙符同歌嘯,今來舊地獨提攜。尖城仄徑凄凄雨,布襪青鞋滑滑泥。欲起斯人九原下,難尋壞壁十年題。心驚生意垂垂盡,眼見寒鴉故故啼。
南徐好,溪上百花堆。宴罷歌聲隨水去,夢回春色入門來。芳草遍池臺。文彩動,奎壁爛昭回。玉殿儀刑推舊德,金鑾詞賦少高才。丹詔起風雷。
春趨門下侍親闈,秋別親闈出帝幾。已別欲行仍繾綣,為承親命敢遲違。
春來只煙雨,何必更留春。啼烏聲聲恨,情多太管人。
宮商初不解,敢謂無知音。欲得林中趣,泠泠弦上心。
天邊璧月懸清光,照見陌頭游冶郎。縹玉香濃酌鸚鵡,郁金樣窄裁鴛鴦。零露團團濕蔓草,谷風習習吹柔桑。臨岐相見瞥然去,一夜心隨云漢長。
芳年留帝賞,應物動天襟。挾苑連金陣,分衢度羽林。帷宮對廣掖,層殿邇高岑。風旗爭曳影,亭皋共生陰。林花初墮蒂,池荷欲吐心。
閱盡人間萬劫塵,平生結習一無存。居山更向山頭坐,兀兀真成不動尊。
非關國手,燕趙去來學屠狗。書劍飄零,不逐楊花也化萍。龍蛇畫壁,短視猶能分黑白。塞路間關,回首中原一萬山。
粉籜初成,薔薇欲褪,斷腸池草年年恨。東風忽把夢吹來,醒時添得千重悶。驛路迢迢,離情寸寸,雙魚幾度無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卻愁消盡。
七國養士何紛紛,誰其雄者信陵君。擊柝雍容據上座,鼓刀慷慨卻秦軍。其外碌碌諸公子,借日回春互爭綺。列鼎常食三千人,俱簪珊瑚躡珠履。就中脫穎君不見,一片雄心為誰死。燕丹恨秦貫白日,易水東流羽聲疾。倚柱倨罵大事去,惜哉不講刺劍術。金丸馬肝亦何益,田光先生太倉卒。咸陽擊筑變清調,碧血殷霜染秋草。明月還輝博浪沙,滄波豈沒齊王島。五陵射獵倚醉歸,眶眥殺人無是非。髡奴赫奕拜卿相,天子威權下布衣。黃金塢,當中路,走馬過之不肯顧。五花騮,狐白裘,輕薄少年非我儔。四座酒莫傾,請聽俠客行。海內萬事何言平,袖中吳鉤霜雪明。出門一笑失所向,十日大索長安城。
清淮北去。千里揚州路。過卻瓜州楊柳樹。煙水重重無數。柁樓才轉前灣。云山萬點江南。點點盡堪腸斷,行人休望長安。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亂絮飛錢迎馬首。也學玉關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極知形勝東南。更愿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