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樂府十篇 貪官怨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皆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箠。吾聞古圣王,天下無遺士。
朝庭及下邑,治者皆仁義。國家選賢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皆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箠。吾聞古圣王,天下無遺士。
朝庭及下邑,治者皆仁義。國家選賢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國家的省闥官員,都得到賞賜與官位。他們向來沒讀過書,怎能精通為官之道。大的去做縣令,小的做尉史。愚蠢的人昏庸糊涂,狠毒的人像毒蛇。可憐堯舜時代的百姓,光著身子受鞭打。我聽說古代圣王,天下沒有被遺漏的賢才。朝廷和地方,治理者都講仁義。國家選拔賢良,制度卻有諸多限制。所以任用這些人,讓他們享受俸祿為官。為何不廣泛選拔人才,為何不廣泛試用?下層賢能,上層又會怎樣。小吏用錢財獎賞,賢才都去做官。天下若不公平,我甘愿受死刑。
省闥吏:朝廷中的官員。省闥,指宮廷、朝廷。
宰邑:做縣令。
尉史:縣尉一類的小官。
混沌:形容人愚昧無知。
雄虺:毒蛇。
肉袒:光著上身。
鞭箠:鞭打。
遺士:被遺漏的賢才。
拘忌:限制、禁忌。
胥徒:小吏。
俊造:賢才。
棄市: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街頭,稱棄市。
此詩創作于社會政治腐敗、官員選拔制度存在弊端的時期。當時很多無才無德之人憑借各種關系進入官場,導致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激化。詩人目睹這種現象,心懷不滿,于是創作此詩批判現實。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當時官員選拔制度的不合理和貪官橫行的社會現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批判深刻。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社會批判意義。
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
亂來知酒圣,貧去覺錢神。
異國清明節,空江寂寞春。
聲聲林上鳥,喚我北歸秦。
當年人未識兵戈,處處青樓夜夜歌。
花發洞中春日永。
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
散騎蕭蕭下太行,
遠從吳會去陳倉。
斜風細雨江亭上,
盡日憑欄憶楚鄉。
杖策無言獨倚關,
如癡如醉又如閑。
孤吟盡日何人會,
依約前山似故山。
為憶長安爛熳開,
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蘭莫笑青青色,
曾向龍山泛酒來。
夕陽灘上立裴回,
紅蓼風前雪翅開。
應為不知棲宿處,
幾回飛去又飛來。
已聞三世沒軍營,
又見兒孫學戰爭。
見爾此言堪慟哭,
遣予何日望時平。
南望愁云鎖翠微,謝家樓閣雨霏霏。
劉楨病后新詩少,懷鄉不怕嚴陵笑,只待秋風別釣磯。
誰氏園林一簇煙,路人遙指盡長嘆。
桑田稻澤今無主,新犯香醪沒入官。
驅馳曾在五侯家,見說初生自渥洼。
鬃白似披梁苑雪,
穩上云衢千萬里,年年長踏魏堤沙。
去歲辭巢別近鄰,
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
不是村中舊主人。
席門無計那殘陽,
更接簷前七步廊。
不羨東都丞相宅,
每行吟得好篇章。
曾為流離慣別家,
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
惆悵起來山月斜。
風雨蕭蕭欲暮秋,
獨攜孤劍塞垣游。
如今虜騎方南牧,
莫過陰關第一州。
記得初生雪滿枝,
和蜂和蝶帶花移。
而今花落游蜂去,
空作主人惆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