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閣曉晴寄呈從翁二首 二
高秋憑遠檻,萬里看新晴。
重霧披天急,千云觸石輕。
湖山四五點,湘雁兩三聲。
遙想潘園里,琴尊興轉清。
高秋憑遠檻,萬里看新晴。
重霧披天急,千云觸石輕。
湖山四五點,湘雁兩三聲。
遙想潘園里,琴尊興轉清。
在深秋時節,我憑倚著遠處的欄桿,眺望萬里新晴的天空。濃重的霧氣迅速地消散在天空,千朵云彩輕輕地觸碰著石頭。湖光山色只有四五處,傳來兩三聲湘地大雁的鳴叫。我遙想潘園之中,伴著琴與酒,興致愈發清幽。
高秋:深秋。
憑:倚靠。
檻:欄桿。
披:散開。
觸:觸碰。
潘園:可能是代指高雅閑適的園林,也可能有具體所指,這里泛指友人所在的風雅之地。
琴尊:琴與酒,代指高雅的情趣和閑適的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深秋景色來看,應是秋季。當時詩人可能身處湖邊樓閣,在雨后初晴時憑欄遠眺,觸景生情,聯想到友人,從而寫下此詩寄贈。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通過描繪秋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寫景抒情能力。
忽佩魚符下玉京,長安廐吏駕車迎。
淮王舊地余風物,太史新書見姓名。
弩矢前驅殊覺貴,河梁執別豈勝情。
小山叢桂圖經古,白馬驪駒道路榮。
鵬海三千須擊水,隼旟四十且專城。
長淮月色秋宵好,應助詩人思轉清。
春官宗伯魯諸生,翰苑綸闈占大名。
一代典謨資潤色,滿朝文物仰懸衡。
分班月殿趨金馬,侍宴天池見石鯨。
即日云屏應隔坐,不須東觀待書成。
首夏修時祭,齋居貴洗心。
神光浮漢畤,薰吹發虞琴。
偃樹枝成蓋,豐碑字有金。
秘文窺寶箓,榮路厭朝簪。
捉麈思嘉話,烹魚得好音。
回瞻柏臺署,佳氣九門深。
霽雨牽野情,孤舟遂茲賞。
積水連遠空,落日垂萬象。
岸回云獨隨,山轉泉更響。
望望極寒源,由言放輕槳。
德契河洲什,心依黃老書。
濯龍規誡在,飛羽豫游疏。
復土文園接,凝塵丙殿虛。
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車。
高論彌天四海聞,久為龍象主空門。
雪峰傳法稱開士,麟殿談經奉至尊。
香滿賜衣歸洛社,苔封文室寄梁園。
梵書貝葉應攜去,齋罷與誰相對翻。
藏室仙郎罷屬辭,暑天驅傳出京畿。
流年兩鬢生華髪,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霑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宰邑承顏帝澤優,春郊數舍躍驊騮。
弦歌平昔有遺愛,桑梓依前訪舊游。
鄉里歸時榮晝錦,庭闈到日潔晨羞。
陶潛未省荒三逕,班嗣何因樂一邱。
蘭長謝庭傳賦詠,花開潘縣占風流。
薫爐綾被余香馥,省闥沉沉侍史愁。
五鼓端門漏滴稀,夜籖聲斷翠華飛。
繁星曉埭聞雞度,細雨春場射雉歸。
步試金蓮波濺襪,歌翻玉樹涕沾衣。
龍盤王氣終三百,猶得澄瀾對敞扉。
聽話吾廬憶翠微,石層懸瀑濺巖扉。
風和林籟披襟久,月射溪光擊浪歸。
露畹荒涼迷草帶,雨墻陰濕長苔衣。
終年已結南枝戀,更羨高鴻避弋飛。
蘅臯駐馬獨依依,寄恨微波帶減圍。
淚跡不成雙玉筯,身輕誰賦六銖衣。
穿針靜夜星榆出,擺手清晨雪絮飛。
目斷風簾舊巢燕,新看先傍杏梁歸。
西顥騰精,天地始肅。
盛德在金,百嘉阜育。
彍弩射牲,筑場登糓。
明靈格思,旄罕紛屬。
漢相沙堤連甲第,石家金谷有名園。
雍容陌上臨邛騎,瀲灔齋中北海樽。
過閏已驚春色早,離城殊少俗塵喧。
無由一寄南窗傲,相望迢迢西掖垣。
諫署才聞滿歲遷,分符便見入秦川。
援毫厭賦梁園雪,緩轡閑看華岳蓮。
竹簡汗青妨約史,縑囊封皂且論邊。
三峰洞穴多靈藥,莫便拋官去學仙。
金奏在懸,群后在位。
天威煌煌,向明負扆。
玄覧穆清,弁冕端委。
盛德日新,禮容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