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詞十首 三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弦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遣斷愁吟。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弦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遣斷愁吟。
到處都是人們歡快的心情,時世安康且太平已久。如今治理天下不用像古時靠三尺寶劍征戰,而應似舜帝彈奏五弦琴那樣以仁德感化。祝愿長壽,笑看那山巒也有窮盡之時;希望光明,嫌太陽也會有陰影。什么時候能憐惜世間萬物,也能讓人不再愁苦吟詩。
時康:時世安康。歲已深:太平的時間已經很久。
三尺劍:指武器,象征武力征戰。
五弦琴:相傳舜作五弦琴,彈奏《南風》之歌,以教化百姓,這里象征以仁德治世。
壽笑山猶盡:笑著感慨即使山巒也有消亡之時,寓意長壽。
明嫌日有陰:嫌太陽也會有陰影,表達對光明的渴望。
何當:什么時候。憐一物:憐惜世間萬物。
此詩可能創作于社會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詩人看到時世安康,百姓安樂,有感而發,表達對這種太平盛世的肯定和對統治者以仁德治世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平盛世,倡導仁德治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表達理念,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和理想政治的追求。
吳山深。越山深。
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誰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
閑卻梅花一曲琴。月高松竹林。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輕陰。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閑吟。秋在西樓西畔,秋較淺、不似情深。夜來月,為誰瘦小,塵鏡羞臨。
彈箏,舊家伴侶,記雁啼秋水,下指成音。聽未穩、當時自誤,又況如今。那是柔腸易斷,人間事、獨此難禁。雕籠近,數聲別似春禽。
吟發蕭蕭。正古槎秋入,河漢銀濤。紅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簫。晉時言語,問何人、還肯逍遙。知幾度、落花啼鳥,鄉歌猶在兒曹。
游帷舊時明月,照滿庭空翠,剪剪春梢。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宮袍。江湖近日,說神仙、多在漁樵。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楓陰落重霄。
又是年時,杏紅欲臉,柳綠初芽。
奈尋春步遠,馬嘶湖曲,賣花聲過,人唱窗紗。
暖日晴煙,輕衣羅扇,看遍王孫七寶車。
誰知道,十年魂夢,風雨天涯。
休休何必傷嗟。謾贏得、青青兩鬢華。
且不知門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誰家。
世事無情,天公有意,歲歲東風歲歲花。
拚一笑、且醒來杯酒,醉后杯茶。
五洞深沈,九峰回抱,望中云漢相侵。暮春天氣,宮殿翠煙深。
一片山光澹凈,溪月上、碧水浮金。環樓杪,仙人度曲,空外響虛音。
龍香,時暗引,青鸞白鶴,飛下秋陰。露華冷、環珠點綴瑤林。
猶記華胥夢斷,從別后、幾許追尋。人間世,逝川東注,紅日又西沈。
何處笛,覺妾夢難諧。春色惱人眠不得,卷簾移步下香階。呵凍卜金釵。
人去也,畢竟信音乖。翠鎖雙蛾空宛轉,雁行箏柱強安排。終是沒情懷。
一葉鳴秋,五蓂紀瑞,申月還慶生申。巍巍郎宿,輝映壽星明。一段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稱。長生箓,只在公丹府,何待祝修齡。
粉垣,才過了,便持荷橐,光近楓宸。況金甌將啟,慶滿槐庭。朝旆行行入侍,彩衣映、袞冕輝新。從今去,相門出相,未數漢韋平。
華桐日永,泛蘭風細,節近朱明十日。
玉麟何事吐書來,瑞世應、文章東壁。
綠衣戲彩,金樽酌醴,蘭玉階庭森列。
更看千歲樹青青,管取并、三槐手植。
莎草被長洲。吳江拍岸流。憶故家、西北高樓。十載客窗憔悴損,搔短鬢、獨悲秋。
人在塞邊頭。斷鴻書寄不。記當年、一片閑愁。舞罷羽衣塵滿面,誰伴我、廣寒游。
甚情幻化,似流酥圍暖,酣春嬌寐。不數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笑吐丁香,紫綃襯粉,房列還同蒂。翠球移影,媚人清曉風細。
依約玉骨盈盈,小春暖逗,開到燈宵際。疑是九華仙夢冷,誤落人間游戲。比雪情多,評梅香淺。三白還堪瑞。塵緣洗盡,醒來還又蔥翠。
素姬初宴瑤池,佩環誤落云深處。分香華井,洗妝湘渚,天姿淡濘。碧蓋吹涼,玉冠迎曉,盈盈笑語。
記當時乍識,江明夜靜,只愁被、嬋娟誤。
幾點沙邊飛鷺。舊盟寒、遠迷煙雨。相思未盡,纖羅曳水,清鉛泣露。
玉鏡臺空,銀瓶綆絕,斷魂何許。待今宵試探,中流一葉,共凌波去。
玉搔斜壓烏云墮。拄頰看書臥。開元天子惜娉婷。一笑嫣然何事、便傾城。
馬嵬風雨歸時路。艷骨銷黃土。多情誰寫書畫中。江水江花千古、恨無窮。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流淚,手拈琵琶弦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露葉猶青,巖花遲動,幽幽未似秋陰。似梅風帶溽,吹度長林。
記當日、西廊共月,小屏輕扇,人語涼深。對清觴,醉笑醒顰,何似如今。
臨高欲賦,甚年來、漸減狂心。為誰倚多才,難憑易感,早付銷沈。
解事張郎風致,鱸魚好、歸聽吳音。又夜闌聞笛,故人忽到幽襟。
古嬋娟,蒼鬟素靨,盈盈瞰流水。斷魂十里。嘆紺縷飄零,難系離思。故山歲晚誰堪寄。瑯玕聊自倚。謾記我、綠蓑沖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兩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輕委。云臥穩,藍衣正、護春憔悴。羅浮夢、半蟾掛曉,么鳳冷、山中人乍起。又喚取、玉奴歸去,馀香空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