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挽詞二首 一
韋門旌舊德,班氏業前書。
謫去因丞相,歸來為倢伃。
周原烏相冢,越嶺雁隨車。
冥漠辭昭代,空憐賦子虛。
韋門旌舊德,班氏業前書。
謫去因丞相,歸來為倢伃。
周原烏相冢,越嶺雁隨車。
冥漠辭昭代,空憐賦子虛。
韋氏家族彰顯著舊日的美德,班氏傳承著先人的著書事業。他被貶官是因為丞相的緣故,歸來是因為倢伃。周原上烏鴉環繞著墳墓,越嶺處大雁追隨車輛。他在幽冥中辭別了清明的時代,只讓人空自憐惜他如司馬相如般的才華。
韋門:可能借指上官公家族有韋氏家族般的美德。韋氏是古代著名家族。
班氏業前書:班氏指漢代班彪、班固、班昭等著《漢書》,這里說上官公有班氏著書的事業才華。
謫去因丞相:指被貶官是由于丞相的原因,具體所指待考。
倢伃:宮中女官名。
周原:泛指墓地所在之地。烏相冢:烏鴉環繞著墳墓,古人認為烏鴉聚集在墳墓是一種現象。
越嶺:泛指偏遠之地。雁隨車:有大雁追隨車輛的景象,可能象征著其德行感物。
冥漠:指幽冥、死亡。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
賦子虛:司馬相如作《子虛賦》,這里借指上官公的才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為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而作挽詞。當時可能是上官公去世,詩人出于對他的敬重和惋惜,寫下此詩,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對其家族美德、個人才華的贊美。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上官公的離世,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人事跡來展現逝者的品德和才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挽詞創作的風格和特點。
皓皓陵霄獨鶴飛,九芙蓉里爛生輝。青陽少府舊弓冶,白石先生新杼機。
閱盡世紛磨不磷,聽渠公論是邪非。恭惟陛下方親政,小卻猶應伴紫薇。
蜀道今行第幾回,天西玉帳又宏開。鶴歸華表人如舊,龜放長河獨再來。
屈處觀伸霜后菊,消中見息雪前梅。瀘江不解西流去,引領長空酌斗魁。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一紙家書抵萬金,
拈毫欲落又沈吟。
幾多情緒言難盡,
且把平安慰客心。
負稻赪肩已,腰鐮裹飯歸。
犬能迎別徑,兒亦候幽扉。
共說去年熟,卻愁今歲饑。
及閒還治圃,促婦更鳴機。
一室寥寥北嶺隈,
午窗孤枕夢初回。
無端自是風驚竹,
錯認旁人問疾來。
閒卻秋洲野釣磯,誰知遠出是危機。
一篙贛水虛舟急,千里詩魂半夜歸。
前月仆來書尚健,一生志與命相違。
親庭已老兒方幼,最為先生淚滿衣。
風送馀寒,夢回寶髻匆匆挽。新紅嫩碧映闌干,乍聽黃鸝囀。
觸我離懷一片。又思量、浮沉魚雁。關山苕遞,人在天涯,寸心難展。
憑遍雕欄,臨風幾度添長嘆。黃姑聞道隔銀河,更比銀河遠。
惟祝龍騰虎鸞。羾天衢、扶搖如愿。離鴻再合,嘉偶重逢,畫堂歡忭。
郢上仙翁鬢未華,帝鄉元自有煙霞。
五千言授因關尹,九十書傳似伏家。
彭澤尊醪新釀秫,南陽潭水半沾花。
君看瑤草年年長,何但青門老種瓜。
爐撥劫灰紅,酒涴征衫碧。
費淚河山幾夕陽,老卻填詞客。
衡雁不堪聞,歸夢和愁覓。
彈入湘靈廿五弦,應有鮫人泣。
酒肆逢春屢典衣,
一年無柰又春歸。
好花落盡桃千樹,
幾日山人不啟扉。
妙諦悟真空,清凈丘園里。
明月照檐端,還照前江水。
六御重經歷下城,頻將疾苦問蒼生。
肩摩轂擊風猶在,土沃農恬世久平。
戶戶春燈佳節過,村村社鼓樂郊盈。
韶年漸布陽和澤,淑氣晴光仗外橫。
紅樹塞天地,不知山更多。
脫巾松下飲,抱膝水邊歌。
世狹容吾懶,官貧耐客過。
猶能理詩律,學杜祖陰何。
得官須得印,握刀須握柄。
鞭好馬亦驕,箭長弓始勁。
面諛多背憎,貌讓乃心競。
小水噀不得,逆風呼豈應。
六轡在人手,安能工縱磬。
平生十數策,決定要經綸。不惜魏公幕,知心是直臣。
我邑登賢載,君家父子俱。清風端一硯,五馬達鄉閭。
中原不可復,志士愿終違。直把真心去,何妨假首歸。
孤高還寂寞,道否即詩窮。自古皆賢達,今人有此風。
閉目青天下,捐軀百刃前。匹夫如有志,溝瀆不須憐。
城西十日雨,病叟得無饑。亦有羅希呂,厓山賞小詩。
儒術聲名舊,戎衣日月長。酩然尊酒下,眼孔得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