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給事中敏二首 一
一章緘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風。
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
紛紜白晝驚千古,??锧朱殷幾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一章緘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風。
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
紛紜白晝驚千古,??锧朱殷幾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將一篇奏章恭敬地封在皂囊中呈上,令人敬畏的朝廷還留存著古時的風范。李膺(元禮)離去回到緱氏山講學,江充這樣的奸臣卻來到犬臺宮得寵。在光天化日下發生的這等事震驚千古,因冤屈受刑的人多得刑具幾乎都用空了。那些有先見之明、提出良策的人不被理解,如今只能在海邊做個釣魚翁。
緘拜:恭敬地封好呈上。皂囊:用黑色袋子封奏章,以防泄漏。
懔懔:令人敬畏的樣子。古風:古代的風尚。
元禮:李膺,字元禮,東漢名士,因反對宦官專權被免官回鄉講學。緱氏:地名。
江充:漢武帝時奸臣,曾構陷太子劉據。犬臺宮:漢代宮殿名。
??锧:古代腰斬的刑具。朱殷:指血。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險發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朝廷可能政治腐敗,奸佞當道,正直之士受到排擠。詩人有感于這種社會現實,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朝廷政治黑暗,正邪顛倒。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正義感。
憶作孩稚初,健羨成人列。倦學厭日長,嬉游念佳節。
今來漸諱年,頓與前心別。白日速如飛,佳晨亦騷屑。
靈山山上葛藤樹,
引蔓牽枝遍界生。
慚愧波旬推倒后,
東西有路與人行。
采菱復采菱,東湖復西湖。
恥邀淇上女,但約鄰家姑。
湖水何悠悠,薰風亦徐徐。
水深菱葉吧,水泄菱葉枯。
采采去復來,川路何縈迂。
但恐刺織手,不愁濕羅襦。
徘徊思幽獨,打起雙飛鳧。
回船日已暮,明月生菰蒲。
溪城如島水環之,西駕東流此一絲。
萬里海風浮漢影,百重山色壓虹眉。
于秋倍覺潮聲壯,有月常窺釣影垂。
每聽滄浪歌曲罷,眼中清濁意中知。
魚不能言似可哀,
竭池千數競徘徊。
瀫江深處呼僮放,
羨爾優游得所哉。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自無成。
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
弊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二年水乳漸交融,直道斯民毀譽中。一瞽飛鴻留爪印,半生磨蝎是身宮。文章喜見維新派,父老猶存太古風。翹首蔣侯飛鳥到,逖聽載道口碑同。
百勤未免一拋荒,局外端資告語詳。晚節相期魁塔峻,別情應與肄江長。許衡原是官為隱,陳實能令盜化良。寄語諸君圖自治,瘡痍滿目莫相忘!
水僻山深路轉長,攀蘿沿磴到僧房。
危橋石抱村流急,古殿鶴巢嵓樹涼。
百計巧思蠶更拙,片時春夢蟻空忙。
憑君莫動登樓思,故國山河易斷腸。
朱朱與白白,著意待春開。那知洞房里,已傍額黃來。
韻勝誰能舍,色莊那得親。朝陽一映樹,到骨不留塵。
黃羅作廣袂,絳帳作中單。人間誰敢著,留得護春寒。
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
居士彈一指,
森羅萬象皆。
聊傾三昧酒,
不奉八關齋。
雨罷簾初捲,
山迎闥自排。
蕭然忘世慮,
心境兩相諧。
幾度籌邊坐失機,
廣寧又見羽書飛。
投鞭渡水那成陣,
匹馬嘶風已潰圍。
臥甲從拋金鎖積,
殘兵爭向玉門歸。
可憐當事庭如訟,
今日猶云戰守非。
晴雪團風,輕煙弄暝,漢宮攪散春魂。院落濛濛,書陰虛度長門。甚時撲帳窺鸞鏡,但迷離、細認啼痕。悄難憑、暗逐游絲,輕漾湘紋。
依依張緒添雙鬢,便遭逢白眼,偏趁紅塵。夢影依微,硯邊誰與傳神。六朝依舊斜陽里,蕩空江不見桃根。最堪憐,才化新萍,又逐行云。
楫擊中流應有志,
舟橫野渡豈無能。
獨憐亭長烏江上,
不及滹沱一寸冰。
一飽忘百饑,
人人盡展眉。
太平無事日,
唱個啰啰哩。
翻因薄命愛長生,羽氅云冠再拜行。曾被玉皇教按曲,忽隨金母學吹笙。顏逢煉液重疑艷,身為持齋轉覺輕。從此幽棲如野鶴,萬年枝上月空明。
自乞天恩下玉墀,宮中女伴鎮相思。羞題紅葉傳塵世,愿守丹爐事本師。垂手只攜禳斗訣,點唇初習步虛詞。此生無復昭陽夢,猶為君王夜祝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