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閑吟二首 二
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余。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夢游信意寧殊蝶,心樂身閑便是魚。
雖未定知生與死,其間勝負兩何如。
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余。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夢游信意寧殊蝶,心樂身閑便是魚。
雖未定知生與死,其間勝負兩何如。
這里既不是莊園,也不是住宅,更不是寺廟,有的是十多畝的竹樹與池亭。我既不是道士,也不是僧人,更不是世俗官吏,穿著粗布裘衣、戴著黑帽閉門閑居。夢中遨游隨心所欲,與莊周夢蝶有何不同?心境快樂、身子閑適,便如濠梁觀魚般自在。雖然還未參透生與死的真諦,但這兩者間的勝負又有什么值得計較的呢?
蘭若: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指寺廟。
褐裘:粗布制成的裘衣,指平民或隱士的穿著。
烏帽:黑色帽子,古代平民常戴。
夢游信意寧殊蝶:化用“莊周夢蝶”典故(《莊子·齊物論》),指夢中自由遨游,與蝴蝶無別。
心樂身閑便是魚:化用“濠梁觀魚”典故(《莊子·秋水》),指心境閑適如魚得水般自在。
此詩或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陽時所作。白居易晚年遠離官場,于池上筑亭,過著“中隱”生活,詩中“竹樹池亭”“閉門居”等描寫,正反映其安于閑適、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詩以“非”字領起,否定世俗身份與居所,借莊子典故表達閑居之樂,最終以“勝負兩何如”收束,展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與對生死的達觀,是中唐閑適詩的典型之作。
歸去來,歸期不可違。相見故明月,浮云共我歸。
游,愁。赤縣遠,丹思抽。鷲嶺寒風駛,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頹年秋更秋。 已畢耆山本愿城難遇,終望持經振錫住神州。
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云空。愁損舞鸞歌鳳。 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臥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為報佳期入夢。
依依客館夜燃膏,子夜羈愁無處逃。 閑炷爐香聽夜雨,快斟杯酒讀離騷。 休驚時節云何速,獨吊古人殊不遭。 一陣曉寒催畫角,朝來爽氣碧山高。
京口瓜洲一水間,秋風重約到金山。 江山自為離人好,不為離人數往還。
碧云深,碧云深處路難尋。數椽茅屋和云賃,云在松陰。掛云和八尺琴瑟,臥苔石將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無我,云我無心。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芳思遠,南苑惜春時。翠柳枝柔金笛怨,碧桃花老玉笙悲。風日正遲遲。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赤手 一作:素手)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屈指興亡,恨南北、黃圖消歇。便幾個、孤忠大義,冰清玉烈。趙信城邊羌笛雨,李陵臺上胡笳月。慘模糊、吹出玉關情,聲凄切。 漢宮露,梁園雪。雙龍逝,一鴻滅。剩逋臣怒擊,唾壺皆缺。豪杰氣吞白鳳髓,高懷眥飲黃羊血。試排云、待把捧日心,訴金闕。
錦樣江山,何人壞了,雨瘴煙巒。故苑鶯花,舊家燕子,一例闌珊。 此身付與天頑。休更問、秦關漢關。白發鏡中,青萍匣里,和淚相看。
瀑近書皆潤,林深簟更涼。 山中無一事,夏日覺尤長。
想這堆金積玉平生害,男婚女嫁風流債。鬢邊霜頭上雪是閻王怪,求功名貪 富貴今何在?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尋個主人翁早把茅庵蓋。 一個空皮囊包裹著千重氣,一個乾骷髏頂戴著十分罪。為兒女使盡些拖刀計, 為家私費盡些擔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這一個長生道理何人會? 天堂地獄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到頭來善惡終須報,只爭個早到和遲到。您 劣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休向輪回路上隨他鬧。 白云深處青山下,茅庵草舍無冬夏。閑來幾句漁樵話,困來一枕葫蘆架。您 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煞強如風波千丈擔驚怕。